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当反应进行到第2min,该反应达到平衡.
(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X)=0.075mol/(L*min)
(3)Y的转化率是10%
(4)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3X+Y?2Z.

分析 (1)根据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达到平衡的时间,达平衡时各物质的量不变;
(2)根据v=$\frac{△c}{△t}$进行计算求解;
(3)Y的转化率是$\frac{Y的变化量}{Y的起始量}×100%$;
(4)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方程式.

解答 解:(1)根据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达到平衡的时间,达平衡时各物质的量不变,由图可知:2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故答案为:2;
(2)根据v=$\frac{△c}{△t}$=$\frac{\frac{1-0.7}{2}}{2}$=0.075mol/(L*min),故答案为:0.075mol/(L*min);
(3)Y的转化率是$\frac{Y的变化量}{Y的起始量}×100%$=$\frac{1-0.9}{1}×100%$=10%,故答案为:10%;
(4)从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加,应为生成物,从反应开始到第2分钟反应到达平衡状态,X、Y消耗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 mol、0.1 mol,Z的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因此三者比例为3:1:2,
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化学方程式为3X+Y?2Z,
故答案为:3X+Y?2Z.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B.第ⅠA族元素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Ⅰ.尿素在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其合成过程分两步进行:
2NH3(g)+CO2 (g)?NH2COONH4(l)△H=-117kJ•mol-1
NH2COONH4(l)?(NH22CO(g)+H2O(g)△H=+15kJ•mol-1
(1)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NH3(g)+CO2(g)?(NH22CO(g)+H2O(g)△H=-102kJ•mol-1
(2)第一步反应在11.1Mpa、160°C的条件下反应较快,转化率也较高,第二步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也较低.因此,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主要取决于第二步.(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3)对于第一步反应,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C(填选项编号).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υ(NH3)=2υ(CO2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总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Ⅱ.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0.现将10mol N2和26mol H2置于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容积10L,则T1时,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C时,对应的平衡常数K(A)>K(C)(填“>”、“<”或“=”).
③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元素符号)Na.
(2)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元素符号)Na>Al>O.
(3)②、③、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HNO3>H2CO3>H2SiO3
(4)由②和④组成的化合物与⑥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5)⑤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硫酸锶难溶于水
B.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C.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D.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BaSO4?Ba2++SO42-B.HF═H++F-
C.HI?H++I-D.NaHCO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减小
C.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常数Ka减少
D.稀释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10-11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3PO3?H++H2PO3-.亚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水和Na2HPO3
(1)①写出亚磷酸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3+OH-=H2PO3-+H2O.
②根据亚磷酸(H3PO3)的性质可推测Na2HPO3稀溶液的pH>7(填“>”、“<”或“=”).
(2)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使碘水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3PO3+I2+H2O=2HI+H3PO4
(3)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下:
说明: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②产品室中生成亚磷酸的离子方程式为HPO32-+2H+=H3P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②丙与乙或丁混合也产生沉淀;③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体.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CO32-+2H+=CO2↑+H2O.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
甲:CaCl2、乙:Na2CO3、丙:AgNO3、丁: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