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的pH=7
B.把镁粉加入FeCl3饱和溶液中,有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
D.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但酸碱中和反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

分析 A.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生成硝酸铵,水解显酸性;
B.FeCl3饱和溶液水解显酸性,Mg与氢离子反应促进铁离子水解;
C.水解生成的盐酸挥发;
D.有弱酸或弱碱离子的盐可水解,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不可逆.

解答 解:A.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生成硝酸铵,水解显酸性,则溶液pH<7,故A错误;
B.FeCl3饱和溶液水解显酸性,Mg与氢离子反应促进铁离子水解,则有气体(氢气)和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生成,故B正确;
C.水解生成的盐酸挥发,则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应在HCl气流中蒸发,故C正确;
D.有弱酸或弱碱离子的盐可水解,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不可逆,则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但酸碱中和反应不-定是可逆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pH的计算及盐类水解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水解规律及酸碱混合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甲醛、乙醛、丙酸(C3H6O2)、丁烯、环氧乙烷(C2H4O)的混合物中,测得H的质量分数为9%,则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为(  )
A.0.37B.0.24C.0.16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2mol N2和4mol 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NH3反应,2min后测得生成NH31.6mol,求2min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脱硝通常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即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用还原剂(如NH3)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
①已知:
4NH3(g)+5O2(g)?4NO(g)+6H2O(g)△H=-905.5kJ•mol-1
N2(g)+O2(g)?2NO(g)△H=+180kJ•mol-1
完成该方法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NH3(g)+4NO(g)+O2(g)?4N2(g)+6H2O(g)△H=-1625.5kJ/mol.
②该方法应控制反应温度在315~400℃之间,反应温度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小,温度过高,使脱硝的主要反应的平衡向逆方向移动,脱硝率降低.
③氨氮比[$\frac{n(N{H}_{3})}{n(NO)}$]会直接影响该方法的脱硝率.350℃时,只改变氨气的投放量,反应物X的转化率与氨氮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X是NH3(填化学式).氨氮比由0.5增加到1.0时,脱硝主要反应的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frac{n(N{H}_{3})}{n(NO)}$>1.0时,烟气中NO浓度反而增大,主要原因是过量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直接电解吸收也是脱硝的一种方法.用6%的稀硝酸吸收NOx生成亚硝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电解,使之转化为硝酸.电解装置如图2所示.
①图2中b应连接电源的负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将石墨电极设置成颗粒状的目的是增大吸收液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提高电解反应的效率.
③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HNO2-2e-=NO3-+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式为C8H6O4
②含有苯环结构,且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连有取代基
③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能与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有机物消耗3molNaOH;
⑤遇到FeCI3溶液显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汽油和水 B、苯和盐酸 C、酒精和水 D、水和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二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③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的能量存活,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_(填“>”“<”或“=”)890.3 kJ。

(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CO2=2CO+2H2,1 g 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

①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C(s)与H2(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

(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

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二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 ⑤恒压下充入N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欲用质量分数为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硫酸溶液:(1)该实验室只备有①100mL,、②150mL、③250mL、④500mL,四种规格容量瓶,
你认为应选用的容量瓶是(填写编号)③.
(2)需要量取13.6mL浓硫酸(保留一位小数).
(3)该学生配制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②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在将适量蒸馏水慢慢倒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入选定的容量瓶中;
④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1~2次,将洗涤液沿玻璃棒均转入容量瓶中;
⑤将蒸馏水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为止;
⑥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⑦盖好瓶塞,上下翻转摇匀.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不正确或不合理的是(填序号)②④.若用胶头滴管滴入水时,不小心滴过了刻度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处理方法是:重新完成实验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①若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大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无影响;
③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