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的电负性大于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
(1)基态的F3+的M层电子排布式是3s23p63d5
(2)B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A、C的气态氢化物,原因是NH3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他分子与H2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3)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它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化合物ECAB中的阴离子与AC2互为等电子体,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4)FD3与ECAB溶液混合,得到含多种配合物的血红色溶液,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K2Fe(SCN)5
(5)化合物EF[F(AB)6]是一种蓝色晶体,如图表示其晶胞的$\frac{1}{8}$(E+未画出),该蓝色晶体的一个晶胞中E+的个数为4;已知图中立方体的边长为apm,化合物EF[F(AB)6]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化合物晶胞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4M}{{N}_{A}(a×1{0}^{-10})^{3}}$g/cm3
(6)B元素的具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原理是:B2O4(l)+2B2H4(l)=3B2(g)+4H2O(g),若反应中有1molB的氢化物发生反应,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3NA;某含元素B的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含有ABCD(填序号);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分析 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A是C元素,C是S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E是K元素,D的原子序数介于S与K元素之间,故D为Cl元素,B的电负性大于C,且B的原子序数小于C,属于不同主族,所以B是N元素,F位于第四周期,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则F是Fe元素.
(1)Fe元素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规则书写;
(2)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3)化合物FD3则100℃左右时升华,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化合物ECAB中的阴离子是SCN-,AC2是CS2,二者核外等电子体,根据二硫化碳的电子式写出硫氰根离子的电子式;
(4)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混合生成络合物,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即配离子为[Fe(SCN)5]2-,进而书写配合物化学式;
(5)化合物EF[F(AB)6]是KFe[Fe(CN)6],利用均摊法计算一个晶胞的$\frac{1}{8}$中含有的离子,结合化学式确定钾离子个数;
利用均摊法计算$\frac{1}{8}$晶胞质量,$\frac{1}{8}$晶胞体积为(p×10-10cm)3,晶胞密度ρ=$\frac{m}{V}$;
(6)B元素的具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原理是:B2O4(l)+2B2H4(l)=3B2(g)+4H2O(g),则B为N元素,其氢化物为N2H4,1molN2H4发生反应生成N2为1.5mol,氮气结构式为N≡N,分子中含有2个π键;
由图可知,C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C原子与N原子之间、C原子与H原子之间、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O原子与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氢键

解答 解: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A是C元素,C是S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E是K元素,D的原子序数介于S与K元素之间,故D为Cl元素,B的电负性大于C,且B的原子序数小于C,属于不同主族,所以B是N元素,F位于第四周期,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则F是Fe元素.
(1)Fe元素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则M层电子排布式是3s23p63d5
故答案为:3s23p63d5
(2)NH3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它分子与H2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所以氨气的溶解性大;
故答案为:NH3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他分子与H2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3)氯化铁的熔点较低,为分子晶体,把二硫化碳分子中的一个硫原子换成N原子,则硫氰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4)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混合生成络合物,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即配离子为[Fe(SCN)5]2-,该配合物化学式为K2Fe(SCN)5
故答案为:K2Fe(SCN)5
(5)晶胞的$\frac{1}{8}$(E+未画出)中,亚铁离子个数=4×$\frac{1}{8}$=$\frac{1}{2}$,铁离子个数=4×$\frac{1}{8}$=$\frac{1}{2}$,CN-离子个数=12×$\frac{1}{4}$=3,所以晶胞中亚铁离子个数是$\frac{1}{2}$×8=4,铁离子个数是$\frac{1}{2}$×8=4,CN-离子个数=3×8=24,化合物EF[F(AB)6]是KFe[Fe(CN)6],根据各离子的个数比知,晶胞中钾离子个数是4;
图中$\frac{1}{8}$晶胞质量为$\frac{M}{{N}_{A}}$×$\frac{1}{4}$g,$\frac{1}{8}$晶胞体积为(p×10-10cm)3,故晶胞密度为($\frac{M}{{N}_{A}}$×$\frac{1}{4}$g)÷(p×10-10cm)3
=$\frac{4M}{{N}_{A}(a×1{0}^{-10})^{3}}$g/cm3
故答案为:4;$\frac{4M}{{N}_{A}(a×1{0}^{-10})^{3}}$;
(6)B元素的具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原理是:B2O4(l)+2B2H4(l)=3B2(g)+4H2O(g),则B为N元素,其氢化物为N2H4,1molN2H4发生反应生成N2为1.5mol,氮气结构式为N≡N,故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1.5mol×2×NAmol-1=3NA
C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C原子与N原子之间、C原子与H原子之间、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O原子与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氢键,故选:ABCD;
故答案为:3NA;ABCD.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的排布、氢键、等电子体、晶胞的计算、配合物等知识点,难度较大,(5)中晶胞计算为易错点、难点,注意利用均摊法进行晶胞计算,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Ⅰ.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单位:s)

浓   度
反应条件
30% H2O215% H2O210% H2O25% 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  热360480540720
MnO2催化剂、加热102560120
请你分析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3)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或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4)某同学在10mL H2O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C.
(5)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H++H2O2=Mn2++O2↑+2H2O.
Ⅱ.现提供下列实验用品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天平、秒表
实验药品:铝片、铝粉、0.5mol/L 盐酸、5mol/L 盐酸
①利用所提供实验用品,可研究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是盐酸的浓度、铝的表面积,
为了便于观察,你建议记录的数据是反应开始到停止所用的时间.
②若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还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是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SO2B.CaCl2C.SiO2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第17列为卤族元素
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称量NaOH固体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
C.
制取少量的Fe(OH)3胶体
D.
用H2SO4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在食品、化妆品行业有广泛用途.它们的结构简式如图1:
(1)尼泊金甲酯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羟基(填名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填标号).
A.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分子式都是C8H8O3
B.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1mol尼泊金甲酯或香兰素均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利用银氨溶液可以区别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
(3)写出尼泊金甲酯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大茴香酸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它是一种羧酸,且具备以下3个特点.大茴香酸的结构简式为
a.分子中含有甲基  b.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5)以丁香油酚为原料,通过下列路线合成香兰素.(注: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CH3CO)2O  )
①由和ClCH2CH═CH2 合成丁香油酚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②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COCOCH3+CH3COOH.
③W的结构简式为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中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18mole-
B.化合物AE与DE3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溶于过量的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ZM
W
A.原子半径:W>Y>Z>M>X
B.热稳定性:XM>X2Z,沸点:X2Z>YX3
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ZM2、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ⅠB 族.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2)如图1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4.
(3)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偏向F,导致NF3中氮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Cu2O与Cu2S相比,阳离子相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也相同,但O2-半径比S2-半径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更大,熔点更高.
(6)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图3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sp3 _
(7)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S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