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HF、H2O、NH3、CH4、N2、CO2、HI分子中: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N2
(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CH4
(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NH3
(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折线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H2O.
(5)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HF.
(6)以极性键相结合,分子最不稳定的是HI.

分析 由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分子含有极性键,但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具有一定的极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HF中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分子极性最大;
H2O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折线型,属于极性分子;
NH3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CH4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
N2中只含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
CO2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直线型,属于非极性分子;
HI中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N2;故答案为:N2
(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CH4;故答案为:CH4
(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NH3;故答案为:NH3
(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折线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H2O;故答案为:H2O;
(5)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HF;故答案为:HF;
(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几种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HI,所以以极性键相结合,分子最不稳定的是HI,故答案为:HI.

点评 本题考查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熟悉常见元素之间的成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化学键、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欲利用10kg某矿石(成分为40%Fe2O3、48%CuS、5%SiO2、7%Al2O3) 为原料制取绿矾和胆矾,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
(1)固体1中成分为CuS、SiO2(填化学式);溶解矿石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最好选用Fe(填化学式).
(2)加NaOH溶液时要控制好pH,若碱性太强,会导致产品中混有较多可溶性杂质,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Al(OH)3+OH-=AlO2-+2H2O
(3)由“溶液2”获得FeSO4•7H2O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该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可以直接加热的硅酸盐仪器名称是蒸发皿.
(4)FeSO4•7H2O在高温下分解,生成四种氧化物,其中之一为红棕色固体,另外还有两种含硫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rac{\underline{\;\;△\;\;}}{\;}$Fe2O3+SO2↑+SO3+14H2O.
(5)已知“固体3”中含有淡黄色固体,根据流程,写出“过程1”发生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CuS+H2O2+2H+=Cu2++S↓+2H2O
(6)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0kg CuSO4•5H2O,则铜元素的回收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M层上电子数是K层上电子数的3倍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X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ⅣA族,它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是614C.
(2)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g H2含有的分子数为 2NA
B.8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C.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现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图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F的分子式为C7H7NO2,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


已知:(1)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
$\stackrel{MnO(H)}{→}$
$\stackrel{Fe/HCl}{→}$(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事先要用热NaOH溶液洗涤.X→A“一定条件”是指的何种条件:光照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氧化反应,反应③还原反应.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mol.
(3)Y的结构简式为
(4)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4个条件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④在苯环上只能生成2种一氯取代物.
(5)以下是由A和其他物质合成的流程图:
A→甲→乙$→_{△}^{NaOH(aq)}$
完成甲→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美托洛尔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合成美托洛尔所给相关信息,写出以CH3OH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图1:

(1)溶解: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6Fe2++6H++ClO3-$\frac{\underline{\;\;△\;\;}}{\;}$6Fe3++Cl-+3H2O.
已知: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3H2O.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可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3)除铁: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SO43+6H2O+6Na2CO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4)沉淀: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洗涤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溶解: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灼烧:准确称取所得CoC2O4 1.470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30g氧化钴,写出氧化钴的化学式Co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H-Cl-OB.氨气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硫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课外小组探索利用废合金(含有铝、铁、铜)粉末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其实验方案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所加试剂①、②分别是NaOH、H2SO4.(填化学式)
写出合金加入试剂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6H2O=2[Al(OH)4]-+3H2↑.
(2)操作①的名称为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写出A→D反应离子方程式[Al(OH)4]-+CO2=Al(OH)3↓+HCO3-
(4)滤液E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绿矾晶体,然后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洗涤时,下列试剂最好选用c.
a.稀H2SO4    b.蒸馏水    c.酒精    d.NaOH溶液
(5)由滤渣F制CuSO4溶液有途径I和途径Ⅱ两种,你认为最佳途径是途径Ⅱ,理由是途径Ⅰ消耗H2SO4的量多,且产生污染环境的SO2气体(或途径Ⅱ消耗H2SO4的量少,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S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SrSO4都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弱酸盐.
已知:
SrSO4(s)?Sr2+(aq)+SO42-(aq)     Ksp=2.5×10-7
SrCO3(s)?Sr2+(aq)+CO32-(aq)    Ksp=2.5×10-9
(1)将SrSO4转化成SrC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S{{O}_{4}}^{2-})}{c(C{{O}_{3}}^{2-})}$;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Ksp(SrCO3)<Ksp(SrSO4),反应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O3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②增大CO32-的浓度,平衡常数K不变.
(3)已知,SrSO4和SrCO3在酸中的溶解性与BaSO4和BaCO3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SrSO4是否完全转化成SrCO3.实验所用的试剂为盐酸;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若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SrSO4完全转化成SrCO3,否则为完全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