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以木炭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由图可知,组装好仪器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中发生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B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然后Cu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C中利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在D中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可能还发生水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NaOH,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一氧化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硝酸;结合信息可知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据氧化还原反应可知NO2-氧化生成NO3-,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组装好仪器后,为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装置图可知,A中产生的NO2在B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其中HNO3与铜反应,故铜片溶解,溶液变蓝,产生气泡;
由于A中还产生了CO2,故在通入D之前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其除去NO中混有的CO2,
故答案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产生无色气泡;除去NO中混有的CO2;
(3)由于N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进入D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固体物质应该还有NaOH;
若要避免生成NaOH,应该除去水蒸气,则改进方法为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C装置,
故答案为:NaOH;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C装置;
(4)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NO2-氧化生成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NO2-+2MnO4-+6H+=5NO3-+2Mn2++3H2O,
故答案为:5NO2-+2MnO4-+6H+=5NO3-+2Mn2++3H2O;
(5)NO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NO,生成硝酸,防止污染空气,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把握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制备实验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氮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 B. | 常温时水中溶解度NaHCO3>Na2CO3: | ||
C. |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NaHCO3>Na2CO3 | D. | 相对分子质量:NaHCO3<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H2(g) | CO(g) | CH3OH(g) |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 436 | 1084 | a |
A. | 上图可表示合成甲醇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 | a的数值为2047 | |
C. | Q的数值为91 | |
D. | 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
B. |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
C. |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加入浓硫酸 | |
D. | 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