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右图装置完成收集NO气体的实验。
正确的操作是( )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
B.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C.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
D.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常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T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Y<Z<X<T,则
(1)元素符号X Y Z T ;
(2)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大。
丙:Na2O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的推测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 g 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填“100 mL”、“200 mL”、“500 mL”或“10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 mo1Cu2S与2 mol FeO投入到足量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Fe(NO3)3、Cu(NO3)2、CuSO4的混合溶液,并产生NO气体。则最终反应所得NO物
质的量为 ( )
A.4 mo1 B.5 mo1 C.6 mo1 D.7 m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____________、氢气__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陈述和判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 | 判断 |
A | Si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 Si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B | 在未知溶液加入稀硝酸和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 | 说明该未知溶液肯定含有SO42- |
C |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活动顺序:Fe>H>Cu>Hg>Ag | 要从矿石中冶炼得到金属单质,汞和银只需加热,而铁和铜必须用还原剂 |
D | 锌锰干电池碳棒是正极,MnO2是氧化剂 | 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可以反复充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