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或装置用途)
A某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说明NH3是碱
B可以用于比较Fe3+、I2、Cl2的氧化性强弱
C2mL 2% CuSO4中加4~6滴2% 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0.5mL X溶液,加热煮沸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不含有醛基
D用于吸收HCl气体能防倒吸
A.AB.BC.CD.D

分析 A.氨气不是碱,一水合氨是碱;
B.氯气先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使四氯化碳呈紫色,后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铁离子易溶于水中;
C.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反应;
D.有缓冲作用的装置能防止倒吸.

解答 解:A.氨气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不是碱,一水合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一水合氨是碱,故A错误;
B.氯气先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使四氯化碳呈紫色,后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铁离子易溶于水中,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可以根据哪层液体先变色确定离子反应先后顺序,从而判断氧化性强弱,故B正确;
C.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反应,该实验中NaOH不足量,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有缓冲作用的装置能防止倒吸,HCl极易溶于水,不溶于苯,所以没有缓冲作用,不能防止倒吸,可以将苯换为四氯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操作、氧化性强弱比较、酸碱判断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操作、评价能力,易错选项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过程中断键和成键能量变化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
A.H2+Cl2$\frac{\underline{\;光照\;}}{\;}$2HClB.CuO+H2$\frac{\underline{\;\;△\;\;}}{\;}$Cu+H2O
C.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D.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说明该反应属于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可能是放热反应(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某些物质(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化学反应;
(3)若固体M为Ba(OH)2•8H2O与NH4Cl的混合物,经不断搅拌后,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的现象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ⅠA ⅧA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的名称是氧,元素④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第二周期第ⅥA族
 (2)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2O (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3)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4)写出实验室制取③的氢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5)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⑨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2SO4B.KOHC.O2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碳酸钙的分解①CaCO3(s)═CaO(s)+CO2(g)仅在高温下自发;氯酸钾的分解②2KClO3(s)═2KCl(s)+3O2(g)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下面有几组焓变数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B.△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C.△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D.△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明显现象,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Cl2+2NaOH=NaCl+NaClO+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填化学式),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能漂白或消毒的主要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在空气中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由此证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1)有人分析一些小而可溶的有机分子的样品,发现它们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这些样品很可能是B
A.脂肪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淀粉
(2)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正确的是A
A.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    B.使用青霉素前无须进行过敏性试验
C.麻黄碱可治疗胃酸过多    D.服用胃舒平、苏打片治疗高血压
(3)以下关于环境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是
A.垃圾都是废物,不可回收      B.白色污染使水质富营养化
C.氟氯代烷的使用破坏臭氧层    D.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现有以下食材:大米、海虾、豆腐、西红柿、鸡蛋、青菜、花生油(必需的调味品等畏料略).某学生想自制一份营养午餐,他已从中选择了2种食材:花生油、西红柿.请你从上述食材中再补充2种:大米、鸡蛋,使午餐营养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元素的一种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有N个中子,则ag 1HmX分子中所含质子数是6.02×1023×$\frac{a}{A+m}$(A-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