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法制备硫酸主要的设备有沸腾炉、合成塔和吸收塔
B.工业制备硫酸中,尾气二氧化硫使用NaOH溶液吸收的
C.工业制备硫酸中,三氧化硫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三氧化硫吸收完全
D.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热量

分析 根据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原料、过程,制硫酸原料为硫铁矿,进样前首先将硫铁矿粉碎,增大接触面积;生产分三步,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分别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中进行;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节省能源;在吸收塔中若直接用水吸收三氧化硫会形成酸雾,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这样可以防止形成酸雾,使三氧化硫吸收完全,尾气二氧化硫是使用氨水来吸收的来解题.

解答 解:A.制硫酸原料为硫铁矿,生产分三步,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分别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中进行,故A错误;
B.工业制备硫酸中,尾气二氧化硫使用氨水吸收的,故B错误;
C.在吸收塔中若直接用水吸收三氧化硫会形成酸雾,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这样可以防止形成酸雾,使三氧化硫吸收完全,故C正确;
D.在接触室中SO2氧化成SO3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在管道内流动的是热气体,在管道外流动的是冷气体,二者在管壁进行热交换,使得管内的SO3气体得到冷却,管外流动的SO2和O2受到预热,就不需要外界给反应物始终加热,而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使反应发生,可节省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工业制硫酸的设备,注意接触室中热交换器的作用以及三氧化硫的吸收方法,要求学生重视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把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
①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吸水性
②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脱水性
③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强氧化性
④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下图:

(1)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
(2)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1266.8kJ/mol
N2(g)+O2(g)=2NO(g);△H=+180.5kJ/mol,
氨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5.8kJ/mol.
(3)500℃下,在A、B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合成氨的反应.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

①当合成氨在容器B中达平衡时,测得其中含有1.0molN2,0.4molH2,0.4molNH3,此时容积为2.0L.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10;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此容器中通入0.36molN2,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向A、B两容器中均通入xmolN2和ymolH2,初始A、B容积相同,并保持温度不变.若要平衡时保持N2在A、B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同,则x与y之间必须满足的关系式为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电子式表示:①过氧化钠;②二氧化碳.③氯化镁的形成过程:;④次氯酸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如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且有电流产生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种盐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2+、Fe3+、SO42-、NH4+、Ba2+、CO32-离子中的某几种.
(1)甲同学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人浓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揭色,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②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人少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Fe2+、SO42-、NH4+;写出①中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做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酸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继续滴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为弄清其中缘
由,他查阅资料知:H2O2+SCN-→SO42-+CO2↑+N2↑+H2O+H+(SCN-中S为-2价)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N、S,每生成1molCO2转移的电子数为11,;
②根据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请判断还原性强弱为:Fe2+>NCN-(填<、=或>);
③根据资料,乙同学提出的猜想是:H2O2将SCN-氧化使红色逐渐褪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乙同学推断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l3+、AlO2-、CO32-、SiO32-、OH-、Cl-中的某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其发生的现象是:一段时间保持原样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OH-,K+,CO3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l3+,SiO32-,NH4+
(2)已知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mL 0.2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287g,则原溶液中有Cl-(填有或无),若有Cl-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
(3)请写出此题 ②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H++AlO2-+H2O═Al(OH)3↓,2H++CO32-═CO2↑+H2O,3H++Al(OH)3═A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用图所示实验来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性质是否改变.
(2)为探究MnO2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50mL 1% H2O2加入容器中,
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加入不同质量的MnO2,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MnO2的质量/g0.10.20.4
40s末O2体积/mL496186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质量范围内,MnO2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原因是固体质量越大,其表面积也越大,故反应速率加快,催化效果更好.
(3)为分析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10mL 5% H2O2 ):
试管
滴加试剂5滴0.1mol•L-1FeCl35滴0.1mol•L-1 CuCl25滴0.3mol•L-1 NaCl
产生气泡情况较快产生细小气泡缓慢产生细小气泡无气泡产生
结论是Fe3+和Cu2+对H2O2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且Fe3+比Cu2+催化效果好,实验Ⅲ的目的是对比实验,证明Cl-对H2O2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4)①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FeCl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H2O2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FeCl3+H2O2=2FeCl2+O2↑+2HCl和2FeCl2+H2O2+2HCl=2FeCl3+2H2O(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氧化性,且其氧化性强于H2O2;催化剂被还原后所得物质又能被H2O2氧化生成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8 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80.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Z(g)+5Y(g)═8X(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