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向500mL Cu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6.8g铁粉,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可得6.4g铜.要使SO42-完全沉淀,需加入2.0mol/L BaCl2溶液500mL.求:
(1)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

分析 (1)发生SO42-+Ba2+=BaSO4↓,结合n=cV计算;
(2)可得6.4g铜,先发生Fe+2Fe3+=3Fe2+、后发生Fe+Cu2+=Fe2++Cu,结合反应及电荷守恒计算.

解答 解:(1)n(BaCl2)=0.5L×2mol/L=1mol,由SO42-+Ba2+=BaSO4↓可知,原溶液中n(SO42-)=1mol,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mol}{0.5L}$=2mol/L,
答: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2)n(Fe)=$\frac{16.8g}{56g/mol}$=0.3mol,n(Cu)=$\frac{6.4g}{64g/mol}$=0.1mol,由Fe+Cu2+=Fe2++Cu可知,参加反应的Fe为0.1mol,则0.2molFe与Fe2(SO43反应,由Fe+2Fe3+=3Fe2+可知,c(Fe3+)=$\frac{0.4mol}{0.5L}$=0.8mol/L,又原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x×2+0.8×3=2×2,解得x=0.8mol/L,可知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为0.8mol/L×0.5L=0.4mol,
答: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为0.4mol.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物质的量关系、氧化的先后顺序、电荷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兴趣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验证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Cl2接b,c接g,f接e,d 接h.
(2)通入Cl2后,从集气瓶B、C中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3)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非其他成分.现有六种试剂:①干燥氯气 ②稀硫酸 ③新制氯水 ④有色布条 ⑤稀盐酸 ⑥食盐水,则还需选用④⑤(填试剂序号)进行后续实验.
(4)烧杯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它是以铂作电极,H2SO4溶液作电解质,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负极反应为:2H2-4e-=4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C.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D.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事实能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铝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
B.用氨水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C.0.1mol/L的氨水的pH<13
D.氯化铵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
B.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水加入到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C.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为防止CO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是(  )
A.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H++OH-+SO42-═BaSO4↓+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Na与水反应:Na+H2O═Na++OH-+H2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钠:HCO3-+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2.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O>C>Si.
(2)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SP2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
(3)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4)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Mg(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1)另外两现象为气体颜色变浅,有油状液滴生成.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只写第一步)
(4)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应为C;(填标号)
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 NaHCO3 溶液
【实验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滴加 AgNO3 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5)该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为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