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若向盛有溶液①和溶液②的试管中,通入过量气体X,最终①、②均有沉淀生成的是
(  )
选项 X ①溶液 ②溶液
A Cl2 Na2SO3 Na2S
B SO2 Na2SiO3 Ba(NO32
C NH3 AgNO3 AlCl3
D HCl CuSO4 NaAlO2
A、AB、BC、CD、D
分析:A.根据Cl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硫离子来分析;
B.根据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强酸可以制弱酸,H2SO3与Na2SiO3反应可得硅酸沉淀,另外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与H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SO42-与Ba2+结合生成BaSO4
C.根据NH3通入水中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少量氨水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氨水过量,沉淀溶解;少量氨水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
D.根据HCl通入水中形成盐酸,溶液呈酸性,盐酸与CuSO4不反应,少量盐酸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盐酸过量沉淀溶解;
解答:解:A.因Cl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根离子,氧化硫离子生成单质硫,最终①无沉淀,②有沉淀,故A错误;
B.因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H2SO3与Na2SiO3反应可得硅酸沉淀,另外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与H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与Ba2+结合生成BaSO4,最终①有沉淀,②有沉淀,故B正确;
C.因NH3通入水中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少量氨水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氨水过量,沉淀溶解;少量氨水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最终①无沉淀,②有沉淀,故C错误;
D.因盐酸与CuSO4不反应,少量盐酸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盐酸过量沉淀溶解,最终①无沉淀,②有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反应中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会影响产物的种类,平时要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为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晶胞.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是图中●、○中的一种.图中●、○分别指代哪种粒子
AlF6-
AlF6-
Na+
Na+
;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是
AlF6-
AlF6-
(用化学式表示).
(2)H2S和H2O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O2 272 423 以任意比互溶
H2S和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

(3)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若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与铜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铜原子相同的元素有
Cr
Cr
(填元素符号).实验时形成的深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
共价键和配位键
共价键和配位键
.实验过程中加入C2H5OH后可观察到析出深蓝色Cu(NH34SO4?H2O晶体.实验中所加C2H5OH的作用是
降低Cu(NH34SO4?H2O的溶解度
降低Cu(NH34SO4?H2O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有些化学反应的化学能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Ⅰ.利用Fe+CuSO4=FeSO4+Cu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1)在右框中画出装置图(标明电解质溶液、正、负极和电极材料);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B、D
.(填字母)
A.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电子通过外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
C.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正极放出1g气体
D.若所选电极的质量相等,理论上两极质量差为60g,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
Ⅱ.三套装置如图所示,A、B、C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B、A、C
B、A、C

(2)若C中电解质溶液是氯化钠溶液,则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O2+2H2O+4e-=4OH-

Ⅲ.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
放电
充电
2Ni(OH)2+Cd(OH)2
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②④
②④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资料表明一节废镍镉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面积的耕地失去作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特别严重,这是因为
Ni(OH)2、Cd(OH)2可被酸溶解,生成Ni2+和Cd2+
Ni(OH)2、Cd(OH)2可被酸溶解,生成Ni2+和Cd2+

(3)另一种常用的电池是锂电池,锂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7,由于它的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特别大而广泛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一般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年,它的负极用金属锂制成,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锂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需用非水溶剂配制,为什么这种电池不能使用电解质的水溶液
2Li+2H2O═2LiOH+H2
2Li+2H2O═2LiOH+H2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是甲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55 SO2 II
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精英家教网
①A装置的作用是
 
(填“干燥”或“氧化”)S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
 
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酸的化学式是
 

③D装置的作用是
 
.若实验中向装置内通入标准状况下2.24L SO2气体,且NaOH溶液过量.最多能生成Na2SO3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实验二: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显
 
性(“酸”“碱”“中”),然后每隔1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生成H2SO4
 
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 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
 
.(填“氧化剂”或“催化剂”)
 
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本市可能易出现酸雨.
(1)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举一例).
(2)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本市汽车数量剧增,为了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建议市政府推广使用混合型汽油,即往汽油中按一定比例加入
 
(填“水”或“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准确称取22.7g某矿石样品(含Al2O3、Fe2O3和不溶于水和酸的杂质),放入盛有100mL某浓度的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若a=10,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是多少?
(3)试计算a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相似性。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与SO2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            (填编号)。

①浓HCl      ②浓H2SO4      ③Na2SO3固体      ④CaSO3固体

(2)上述装置还可优化,优化的方法是                                                ,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3)甲同学推测Mg与SO2的反应与CO2相似,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乙同学的推测是:2Mg+3SO22MgSO3+S;丙同学的推测是:3Mg+SO22MgO+MgS,要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丁同学作如下实验探究:

  已知:MgSO3和MgS都是微溶于水,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气体;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限选试剂:2mol/L HCl、2mol/L HNO­3、蒸馏水、2mol/L NaOH、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2mol/L CuSO4;仪器和用品自选。

序号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所得固体于试管中

 

向试管中的固体慢慢滴加          

试管口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并将导管通入盛有         的试管中。

若试管中的             

则丙同学推测正确。

若试管中的固体未完全溶解,且             ,则乙同学推测正确。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能证明甲同学推测正确的操作和预期现象是                                                                     

(4)上述实验需要100mL,2mol/L的HCl,配制时选用       (选填10 mL、25 mL、50 mL或100 mL)量筒量取36.5%,密度1.19g/mL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