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数据)和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或数据) 结论
A 用质谱仪测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差为14 二者为同系物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Γ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将纤维素和稀硫酸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少许,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红色沉淀生成 证明水解生成葡萄糖
A.AB.BC.CD.D
A.只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有机物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氯气能置换碘单质,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且水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所以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Γ,故B正确;
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的干扰,故C错误;
D.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酸性条件下的纤维素水解后的溶液中,必须先加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生成
原溶液中含有SO42-
B 向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 白色沉淀变黄 AgI比AgCl更难溶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
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没有砖红色
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生
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四川)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
③⑥
③⑥

①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
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从试剂瓶中直接将液体倒入量筒中,直至刻度线.
③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因此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④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水,边加边搅拌.
⑤容量瓶上只标有容量瓶的规格和容量瓶瓶颈有一刻度线.
⑥蒸发时,蒸发皿中残留少量液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溶液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有SO42-
B 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甲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C 将FeCl3溶液分别滴入NaBr、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 氧化性:Fe3+>Br2>I2
D 除锈的铁钉在浓硝酸中浸泡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 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发生反应先生成NO进而与O2反应生成NO2
B 取皂化反应的混合液滴入盛水的烧杯中,出现油滴 皂化反应完全
C 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水、酸性KMnSO4溶液,KMnSO4溶液紫红色褪色 使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硫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