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石墨电极电解Ca(NO3)2溶液,当转移电子数为0.2 NA时,阴极析出4 g金属
B.0.1 mol24Mg32S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2.8 NA
C.常温下含有N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 L
D.在熔融状态下,1 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 NA
B
【解析】
试题分析:A.用石墨电极电解Ca(NO3)2溶液,由于阳离子的放电能力:H+>Ca2+,所以当转移电子数为0.2 NA时,阴极发生反应2H++2e-=H2↑,产生4 g氢气。错误。B.每个24Mg32S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2+16=28;所以0.1 mol24Mg32S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2.8 NA.正确。C.降低温度化学平衡2NO2N2O4正向移动,所以气体分子数减少,小于NA个所以其体积小于22.4 L。错误。D.在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SO4-。所以1 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NA。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的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共12分)(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7.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③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4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高考模拟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6分)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在适当条件下三种单质两两化合,可发生如右图所示变化。己知l个B分子中含有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含有Z元素的原子个数少1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 X、Y、Z三种元素共同组成的三种不同种类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相同浓度上述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小的是 (填写化学式)。
(2)Allis-Chalmers制造公司发现可以用C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以氢氧化钾溶液为介质,反应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常见物质,试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溶液中OH-向 极移动(填“正”或“负”)。
(3)Z分别与X、Y两元素可以构成18个电子分子甲和乙,其分子中只存在共价单键,常温下甲、乙均为无色液体,甲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
①乙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已知每lmol乙参加反应有4mole- 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铜粉末用10%甲和3.0mol?L-1H2SO4混合溶液处埋,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min-1) | 7.34 | 8.01 | 9.25 | 7.98 | 7.24 | 6.73 | 5.76 |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可用甲作试剂取X的单质,发生装置可选用下图中的 (填装置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高三热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对于醋酸及其盐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稀醋酸溶解石灰石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H2O+CO2↑
B.稀醋酸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c(CH3COOH)变大
C.向稀醋酸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
D.CH3COONH4溶液和K2SO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南平市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15分)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单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或损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为 。
(2)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 b(填“>"或“<”或“=”)
(3)常温下,相同浓度F、G简单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F、G两元素先后沉淀,F (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G (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则ksp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4)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其化学作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有: 。
①酸雨 ②温室效应③光化学烟雾 ④臭氧层破坏
(5)A和C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已知一定量的E单质能在B2 (g)中燃烧,其可能的产物及能量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EB2(g) 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 。
(7)若在D与G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依据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原理,所设计的原电池如上右图所示,其反应中正极反应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将该温度下a mL pH=13 NaOH溶液与b mL0.05mol/L H2SO4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
则a:b =
(2)若在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AgCl溶液中分别放入:
A、100mL蒸馏水中; B、100mL 0.2 mol·L-1AgNO3溶液中;
C、100 mL 0.1 mol·L-1AlCl3溶液中; D、100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
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填序号)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20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测得溶液pH=11.00时,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c(Cu2+)=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0×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Mg2+ + 2HCO3- + 2Ca2+ + 4OH-= Mg(OH)2↓+ 2CaCO3↓+ 2H2O
B.Cu2+ + H2S = CuS↓+ 2H+
C.Zn2+ + S2- + 2H2O = Zn(OH)2↓+ H2S↑
D.FeS + 2H+ = Fe2+ + 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 A、B、C、D、E、F、G七种元素,试按下列所给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气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稳定,是除氢气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 的名称是 ,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F的元素符号是 。
(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 。
(5)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1)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部分边界,请用实线画出周期表未完成的边界及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标在表中对应位置处。
①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放射性元素除外)
②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福建省“四地六校”下学期第三次联考高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选择以下物质填写下列空白:
A.氢氧化钠 B.氧化镁 C.He D.二氧化硅
E.氯化铵 F.碘晶体 G.二氧化硫 H.钾
(1)晶体中存在分子的是 。(2)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3)融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4)最易溶于水的分子晶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