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化学式:HClO2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质量数为127的钡原子:127BaD.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3

分析 A.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O;
B.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为8个电子;
C.质量数应该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
D.氨气中H的化合价为+1价,据此确定N的化合价.

解答 解:A.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H、1个O和1个Cl,其正确的分子式为:HClO,故A错误;
B.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质量数为127的钡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127Ba,故C错误;
D.氨气分子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元素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H2的转化率为75%.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CD.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E、使用催化剂                      F、扩大容器体积
(2)①反应进行到3分钟时,同种物质的v 与v的关系:v>v (填>,=,<)
②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经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的数值为$\frac{1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常温下,下列六种溶液:
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④浓度均为0.1mol/L的NH3•H2O和NH4Cl混合液中   ⑤0.1mol/L NH3•H2O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在上述六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③;c(NH4+)最小的是⑤(填序号)
(2)比较溶液①、②、③中c(NH4+)的大到小顺序是③①② (填序号)
(3)请写出③的电离方程式:NH4HSO4═NH4++H++SO42-
(4)请写出④中的所有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c(NH4+)>C(Cl-)>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常温下,HCOOH比NH3•H2O电离常数大.向10mL0.1mol/L HCOOH中滴加同浓度NH3•H2O,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当加入10mL NH3•H2O时,c(NH${\;}_{4}^{+}$)<c(HCOO-
C.当两者恰好中和时,溶液pH=7
D.滴加过程中c(HCOOH)与c(HCOO-)之和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煤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下表所列的物质:
序号
名称甲烷一氧化碳乙烯甲苯氨水
(1)表中所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②⑥(填序号).
(2)能因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③⑥(填序号).
(3)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用作制造食品包装袋的是③(填序号),该物质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H2$→_{△}^{催化剂}$CH3CH3
(4)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方法及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用NaOH溶液来鉴别NH4Cl和KCl
B.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鉴别NH4Cl和NH4NO3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_{19}^{40}$K、${\;}_{20}^{40}$Ca两种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海轮船壳上镶入锌块保护海轮,利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C.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
D.稀醋酸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c(CH3CO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五种不同元素X、Y、Z、D、E、F的信息如下:
元素有关信息
X元素主要常见化合价为-2和-1价,原子半径为0.074nm.
Y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Z原子半径为0.102nm,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其气态氢化物与Y单质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离子数、电子数都相等的阴、阳离子.
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F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2)X单质与D单质反应生成的D2X2能和H2O反应,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3)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向淀粉碘化钾溶液滴加几滴EY3的浓溶液,原无色溶液可变为紫色,其原因是2Fe3++2I-═2Fe2++I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E单质在发生吸氧腐蚀时的正极反应方程式O2+2H2O+4e-═4OH-
(5)F的一种复盐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