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Zn(C2H52+H2O=ZnO+2C2H6↑、ZnO+H+=Zn2++H2O.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2FeTiO3+6C+7Cl2 $\frac{\underline{\;900℃\;}}{\;}$2TiCl4+2FeCl3+6CO
②1TiCl4+1O2$\frac{\underline{\;1000-1400℃\;}}{\;}$1TiO2+2Cl2

分析 (1)明矾电离产生的铝离子为弱碱阳离子,水解显酸性,而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导致纸张发生腐蚀;
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碳酸钙能够与氢离子反应而消耗氢离子,据此解答;
(2)①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同样也能发生水解,因此喷洒碱性溶液同样也能造成书籍污损;
②由题目选项信息知Zn(C2H52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氧化锌和H+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分析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找出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和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结合原子个数守恒规律书写方程式.

解答 解:(1)明矾离产生的铝离子为弱碱阳离子,水解显酸性,纸张发生酸性腐蚀的原因是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碳酸钙能中和H+,可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所以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
故答案为: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CaCO3+2H+=Ca2++CO2↑+H2O; 
(2)①纤维素不但能在酸性环境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同样水解.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故答案为: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②由信息可知: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化学方程式为:Zn(C2H52+H2O=ZnO+2C2H6↑,氧化锌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从而消耗掉氢离子,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反应离子方程式:ZnO+H+=Zn2++H2O,
故答案为 Zn(C2H52+H2O=ZnO+2C2H6↑;ZnO+H+=Zn2++H2O;
(3)①令FeTiO3的系数为1,根据Ti原子守恒可知,TiCl4的系数为1,由Fe原子守恒可知FeCl3的系数为1,由O原子守恒可知CO的系数为3,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C的系数为3,根据Cl原子守恒可知氯气的系数为$\frac{7}{2}$,同时扩大2倍,配平后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6C$\frac{\underline{\;900℃\;}}{\;}$2TiCl4+2FeCl3+6CO,
故答案为:2,6,7;2,2,6;
②反应中Cl:-1价→0价,O:0价→-2价,要使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守恒,则TiCl4的系数为1,O2系数为1,依据原子个数守恒,TiO2系数为1,Cl2系数为2,方程式:TiCl4+O2$\frac{\underline{\;1000℃-1400℃\;}}{\;}$TiO2+2Cl2
故答案为:1;1;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书写,侧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明确盐类水解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H2SO4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ZnCl2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二氯化硫(SCl2)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g/mL,遇水易分解,二氯化硫与三氧化硫作用可生成重要化工试剂亚硫酰氯(SOCl2).以下是氯气与硫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应盛放的药品是饱和食盐水,C中是浓硫酸.
(2)实验开始前先在D中放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形成一薄层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
(3)实验时,D装置需加热至50-59℃.最好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加热.如何防止E中液体挥发将锥形瓶放入冰水中冷却.
(4)F装置中干燥管内所盛物质是碱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或生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并吸收残留余的氯气.
(5)由二氯化硫与SO3作用生成亚硫酰氯的化学方程式为SCl2+SO3=SOCl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698K时,向某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H2(g)和2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2HI(g),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容器的体积V=2L.
(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5s,该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I)=0.316mol•L-1•s-1
(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② (填序号)
①v(I2)=2v(HI)
②H2、I2、HI的浓度都不变
③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④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 降到0.8mol/L.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mol/L.求:
(1)2min末B的浓度?
(2)2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2+
B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氢氧化铝能溶于氨水
C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明显现象铝箔表面被稀硝酸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到pH试纸上试纸变黑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时,将0.1mol Fe(N033和2mol HC1溶于水得2L混合溶液,然后向该溶液投入m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氧化性Fe3+>H+,首先发生的反应是:Fe+2Fe3+=3Fe2+
B.充分反应后,共消耗铁56g
C.在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
D.当加入16.8 g铁粉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6.72 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VSEPR理论预测BF3和N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B.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C.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D.直线形;三角锥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