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对氯气的性质及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钠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③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棕黄色的雾;
④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⑤氯气有毒,液氯无毒.
A、①②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④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生成氯化钠固体,现象为产生白烟;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③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固体,现象发出棕黄色的烟;
④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⑤氯气有毒,液氯是氯气的液体形式,属于同一种物质.
解答: 解: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生成氯化钠固体,现象为产生白烟,故①正确;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故②错误;
③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固体,现象发出棕黄色的烟,故③错误;
④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④正确;
⑤氯气有毒,液氯是氯气的液体形式,属于同一种物质,故⑤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烟和雾的区别,氯水和液氯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度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的汽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煤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如图甲所示.

(1)用图乙所示装置定量检测过程①产生的CO2(提示:煤粉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SO2;不考虑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对检测的影响),B中预期的现象是
 
,D中的试剂是
 

(2)已知C(s)+H2O(g)═CO(g)+H2(g)△H1=+131.3kJ/mol
C(s)+2H2O(g)═CO2(g)+2H2(g)△H2=+90kJ/mol,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
①P1
 
P2(填“>”、“<”、或“=”).
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
 

③在P1下,100℃时,CH3OH(g)═CO(g)+2H2(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B、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盐桥中的K+向甲烧杯移动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石蜡油分解产生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乙烯
B、葡萄糖遇碘水会变蓝,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D、甲苯能与溴水反生化学反应,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过氧化钠固体粉末包在棉花团中,用导管往其中吹气,一会儿,棉花突然燃烧起来.下面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为放热过程
B、该过程主要是口中吹过去的氧气把棉花氧化了
C、该过程中CO2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D、如果在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棉花团中滴加少量水也可能燃烧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晶体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
A、易导电B、易导热
C、有延展性D、易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2O3+3CO
  △  
.
 
2Fe+3CO2
B、NH4NO3
  △  
.
 
N2O↑+2H2O
C、CaCO3
  △  
.
 
CaO+CO2
D、4CuO
  △  
.
 
2Cu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无色透明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Ca2+、Na+、NO3-、SO42-
B、HCO3-、Na+、Cl-、H+
C、Mg2+、Cl-、Cu2+、SO42-
D、K+、Ba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最多有7个
B、分子中至少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
D、该烃苯环上一氯代物共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