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灼热炭
C.通过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溶于稀硝酸HNO3:Cu+2H++NO3-=Cu2++NO2↑+H2O
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
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NH3中含有3NA个N—H键
B.1 mol·L-1 CaCl2溶液含有NA个Ca2+
C.48 g 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O原子
D.1 mol NO2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NA个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C.分液操作时,由于分液漏斗下端已沾满下层液体,故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D.用托盘天平称量11.74 g氯化钠晶体
E.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2)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21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22。由图中可以看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④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其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mL。
(3)溶液中所含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的式子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CH2CH3CH2CH2CH3
这些结构中出现重复的是( )
A.①② B.④⑤
C.②③④ D.均不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问题:
(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CO,它们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开始探索利用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E和F的方法(已知该反应△H<0). 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NO和CO,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T/℃ n/mol | NO | CO | E | F |
初始 | 0.100 | 0.100 | 0 | 0 |
T1 | 0.020 | 0.020 | 0.080 | 0.040 |
T2 | 0.010 | 0.010 | 0.090 | 0.045 |
①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K1=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__________。
A.T1>T2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
(2)反应生成的气体E经常用氢氧化钠来吸收,现有0.4molE,若用200mL 3mol/L 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kJ/mol,285.8 kJ/mol和283.0 kJ/mol,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和H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CO还可以用做燃料电池的燃料,某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该电池用 Li2CO3 和 Na2CO3 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 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 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写出其负极和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 ;正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Cl2 | FeBr2 | / | Cl- | |
②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③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A.表中①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3H2O2+6H+===2Mn2++4O2↑+6H2O
D.表中③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