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现象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b、CCl4 c、无水酒精 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
方案1 |
|
|
方案2 |
|
|
(4)结论: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5)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氧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
专题: | 实验题. | ||||||||||||||||||
分析: | (2)①根据溴水的颜色来进行猜想; ②根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及Fe3+在水中的颜色来猜想; (3)利用Fe3+的检验及萃取来进行实验的设计,Fe3+遇KSCN溶液变为红色,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与水不溶; (4)由氧化性Br2>Fe3+,则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 (5)①还原性强的离子先被氧化; ②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 ||||||||||||||||||
解答: | 解:(2)①因溴水的颜色为黄色,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Br2所致,故答案为:Br2; ②氧化性:Br2>Fe3+,则发生2Fe2++Br2=2Fe3++2Br﹣,生成Fe3+且Fe3+在水中为黄色,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Cl3、FeBr3(或Fe3+)所致, 故答案为:FeCl3、FeBr3(或Fe3+); (3)因Fe3+遇KSCN溶液变为红色,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与水不溶,则
,故答案为:
; (4)由氧化性Br2>Fe3+,则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反应为2Fe2++Br2=2Fe3++2Br﹣,故答案为:2Fe2++Br2=2Fe3++2Br﹣; (5)①因还原性Fe2+>Br﹣,通入氯气时还原性强的离子先被氧化,即Fe2+先被氧化,故答案为:Fe2+; ②设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由电子守恒可知, 解得c=1.2mol/L, 故答案为:1.2mol/L. | ||||||||||||||||||
点评: |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实验设计,学生应注意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来分析,难度不大.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开始时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B | 向CaSO3中加入硝酸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CaSO3与硝酸反应生成SO2 |
C | 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 碳酸钠溶液发生了水解 |
D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变蓝 | 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将过量SO2通入少量氨水中:SO2+2NH3•H2O═2NH4++SO32﹣ |
| B. | 实验室用Cu和稀HNO3反应制取少量NO气体:Cu+4H++NO3﹣═Cu2++NO↑+2H2O |
| C. |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
| D. | 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5I﹣+IO3﹣+3H2O═3I2+6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②一定不含CO2 ③一定不含NH3、Cl2 ④可能含有Cl2、CO2.
| A. | 只有① | B. | 只有③ | C. | ①和③ | D. | ②和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FeCl2具有漂白性 |
D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溶液中有Fe3+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②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M2O和M2O2两种形式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密度按Li—Cs顺序依次递增
⑤离子半径:Rb+>K+>Na+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
C.碳-14的原子组成符号:14 6C
B.碳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