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于可逆反应CO+H2O(g)CO2+H2,回答下列问题:
(1)830 K时,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
(2)830 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 molL﹣1,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
(3)若830 K时,某时刻混合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为c(CO2)=0.4 molL﹣1、c(CO)=0.6 molL﹣1、c(H2O)=3 molL﹣1,c(H2)=2 molL﹣1请判定该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_____ (填“正向进行”“逆向进行”或“达到平衡”)。
【答案】40% 1 25% 正向进行
【解析】
(1)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1,c(H2O)=3mol·L-1,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CO浓度变化量为2mol·L-1×60%=1.2mol·L-1,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浓度(mol·L-1):2 3 0 0
变化浓度(mol·L-1):1.2 1.2 1.2 1.2
平衡浓度(mol·L-1):0.8 1.8 1.2 1.2
转化率= ×100%,将平衡浓度代入K= 计算;
(2)温度不变,K值不变,830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mol·L-1,假设平衡时CO浓度变化量为xmol·L-1,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再利用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解答;
(3)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830 K时,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反应中消耗的c(CO)=2mol/L×60%=1.2mol/L,根据方程式知,消耗的c(H2O)=c(CO)(消耗)=1.2mol,水蒸气的转化率100%100%=40%,
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开始(mol/L)2 3 0 0
反应(mol/L)1.2 1.2 1.2 1.2
平衡(mol/L)0.8 1.8 1.2 1.2
化学平衡常数K1,
故答案为:40%;1;
(2)设消耗的c(H2O)=xmol,
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开始(mol/L)2 6 0 0
反应(mol/L)x x x x
平衡(mol/L)2﹣x 6﹣x x x
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化学平衡常数K1;
x=1.5,水蒸气转化率100%100%=25%,
故答案为:25%;
(3)浓度商Qc,Qc<K,则反应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正向进行。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B. 图乙中Cr2O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C. 图乙电解池中,若有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则阴极会有168 mL(标准状况)的气体产生
D. 若图甲燃料电池消耗0.36 g镁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上可产生1.07g氢氧化铁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 6.0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 20 kJ·mol-1,若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 %的氢键
B.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100kJ·mol-1 ,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1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 1molCH4 发生反应CH4(g)+2O2(g)=CO2 (g) + 2H2O (g) 放出的热量小于 890.3 kJ·mol-1
D.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g),放出量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2H5OH(l)+3O2(g)=2CO2(g)+3H2O(g) △H=-1234.8kJ·mol-1
结论:C2H5OH的燃烧热 △H=-1234.8 kJ·mol-1
B. 稀溶液中有H+(aq)+OH-(aq)=H2O(l) △H=-57.3 kJ·mol-1
结论:将稀醋酸与NaOH的稀溶液混合后,若有1 mol H2O生成,则放出的能量等于57.3kJ
C. C(s,石墨)=C(s,金刚石) △H=+1.5kJ·mol-1
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Sn(s,灰)Sn(s,白) △H=+2.1kJ·mol-1(灰锡为粉末状)
结论: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更容易损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理论上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ΔH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 __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H1=+3359.26 kJmol﹣1
CaO(s)+SiO2(s)═CaSiO3(s)△H2=﹣89.61 kJmol﹣1
写出白磷(P4)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为SiO2(s)+4HF(g)═SiF4(g)+2H2O(g)△H(298.15 K)=﹣94.0 kJmol﹣1△S(298.15 K)=﹣75.8 Jmol﹣1K﹣1,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化,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利用海水资源可以制备氯化铵、纯碱、金属镁等物质,其流程如下:
(1)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Na+和____________。
(4)粗盐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为制得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如下: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③_____;④加适量盐酸;⑤_____(请补全缺少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镁与浓硫酸的反应,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验证甲、乙两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镁粉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气体发生装置已略去)。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镁粉与浓硫酸共热时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4)B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 C(g)(△H<0),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用C表示的平衡前的反应速率υ (C)=0.1 mol/(L·s)
B.第Ⅱ阶段中B的平衡转化率αⅡ(B)为0.019
C.第Ⅰ阶段的平衡常数KⅠ与第Ⅱ阶段平衡常数KⅡ的大小关系是:KⅠ﹤KⅡ
D.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