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现有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a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frac{22.4a}{M}$L.

分析 根据n=$\frac{m}{M}$计算气体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气体体积.

解答 解:ag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ag}{Mg/mol}$=$\frac{a}{M}$mol,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frac{a}{M}$mol×22.4L/mol=$\frac{22.4a}{M}$L,
故答案为:$\frac{22.4a}{M}$.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2)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则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装置D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  ClO2-、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SO42-;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SO42-
(3)请补充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5)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请计算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1)若要增大反应①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BC.
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D.增大容器体积
(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mol/L,c(H2)=2.4mol/L,5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mol/L,a=5.4mol/L.
(3)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246.1kJ/mol;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1.0(填“>”、“<”或“=”).
(4)二甲醚燃烧热为1455kJ•mol-1,则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l)△H1=-1455kJ/mol.
(5)“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H3OCH3+3H2O-12e-═2CO2+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物质都是非电解质的是A(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导电的是D.
(2)分类标准代号C表示B.
A.两物质一定不与同一种酸反应   B.两物质都是电解质  
C.两物质都是铁盐             D.两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相互转化
(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放入水中:Na+2H2O=Na++OH-+2H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2H2O+CO2
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2Ag++Cu═Cu2++2Ag
D.Ba(OH)2与稀H2SO4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焓减小的反应
B.熵增加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熵增加的反应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G<0的反应是自发的,因此在任何条件均可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Na2CO3的相关性质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一步:称量10.6g Na2CO3固体全部溶于水中,配成100mL溶液;
第二步:量取5.0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请说明原因CO32-+H2O H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第三步:将第二步试管中的溶液均分成2份,一份微微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加深,请说明原因:盐的水解反应吸热,加热促进CO32-水解,OH-浓度增大,红色加深(用文字说明);
   另一份慢慢滴加1.0mol/L 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红色变浅至消失;
第四步:再量取4mL Na2CO3溶液于干净的试管中,缓慢滴加1.0mol/L HCl溶液2mL,滴加过程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请说明原因CO32-+H+=HC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0mL密度为1.1g/cm3的某浓度的H2SO4,与9.75gZn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多少升氢气(标准状况);
(2)H2SO4溶液的质量百分百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10min时NH3的质量增加了3.4g,则反应速率为(  )
A.υ(H2)=0.02 mol/(L•min)B.υ(N2)=0.02 mol/(L•min)
C.υ(NH3)=0.01 mol/(L•min)D.υ(N2)=0.01 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