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
A.采用加热蒸干高锰酸钾溶液的方法获得高锰酸钾晶体
B.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
C.用冷却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分析 A.加热蒸干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分解;
B.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易捣破滤纸;
C.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D.检验硫酸根离子,使用氯化钡.

解答 解:A.加热蒸干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分解,应冷却结晶获得高锰酸钾晶体,故A错误;
B.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易捣破滤纸,则过滤时不能搅拌,故B错误;
C.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用冷却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故C正确;
D.检验硫酸根离子,使用氯化钡,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工业上合成氨的条件是:采用400~500℃的高温、采用30~50MPa的压强、加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D.用锌粒和盐酸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Fe3+、Ba2+、H+、SO42-、CO32-.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判断理由
 步骤一 仔细观察坐标图 肯定无
CO32-
 肯定无该离子的理由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之间会反应
 步骤二 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肯定无
Fe3+
 肯定无该离子的理由该离子为黄色
 步骤三 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肯定有SO42-、H+;肯定无Ba2+ 肯定有H+的理由电荷守恒
(1)实验操作的步骤三中称量沉淀前的实验操作步骤有:过滤、洗涤、灼烧、在干燥器中冷却.
(2)原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3)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H2O+CO2↑.
(4)若向 100mL 该溶液中加入 1mol/L 的 Ba(OH)2溶液,恰好沉淀完全时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为0.1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A和 8mol B 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的反应为A(g)+3B(g)?C(g)+D(g)△H=-49.0  kJ•mol-1.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
(1)下列时间段A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填选项字母,下同),最小的是D.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2)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3)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75%,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0.5.
(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曲线Ⅰ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曲线Ⅱ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填“>”、“<”或“=”)25℃,其理由是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2)该温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呈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药品,在空气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瓶存放的是(  )
A.氯水B.C.浓硝酸D.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课外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对浓硫酸与乙醇反应的可能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SO2只有在水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与Br2发生反应.
(1)加热一段时间,常会看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原因是反应产生了部分乙醇炭化.
(2)连接装置A-C,由品红褪色的现象可以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SO2,写出A中黑色物质参与反应产生该气体的方程式C+H2SO4$\frac{\underline{\;\;△\;\;}}{\;}$SO2↑+CO2↑+H2O.
(3)连接装置A-B-C-D,当观察到C中品红不褪色,D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现象时,证明制得乙烯.
(4)连接装置A-B-E-D,发现通入D之前的石灰水中无明显变化,通入D之后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想乙烯被酸性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
(5)A中产生的三种混合气体干燥后,依次通过装置G-C-F-E可以将三种气体逐一检验出,首先由G检验出的气体是乙烯,证明CO2存在的现象是F中溴水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图为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并验证其产物性质的实验装置.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其中铜发生了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为Cu元素化合价升高.
(2)浓硫酸在此反应中体现了酸性和氧化性.
(3)②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①中挥发出的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③中溶液依然澄清,④中溶液褪色.想要立即终止铜与硫酸的反应,最恰当的方法是a.
a.上移铜丝,使其脱离硫酸     b.撤去酒精灯    c.拔去橡胶塞倒出硫酸
(4)反应停止后,待装置冷却,向③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
(5)④中棉花团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6)若将浓硫酸与铜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图二的装置中则反应后,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氯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装置C中的现象是高锰酸钾褪色,表现了SO2的还原性;装置D中现象是生成浅黄色沉淀,表现了SO2的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