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0.0克.(保留一位小数)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低(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⑤最后盖好瓶盖,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分析 ①根据质量m=CVM来计算;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移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③在操作过程中溶液损失,会导致溶质的损失;
④定容时,开始直接往容量瓶中倒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

解答 解:①所需的氢氧化钠的质量m=CVM=1mol/L×0.25L×40g/mol=10.0g,故答案为:10.0;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故要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故答案为:冷却至室温,玻璃棒;
③在操作过程中溶液损失,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低;
④定容时,开始直接往容量瓶中倒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故答案为:1-2cm,胶头滴管.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配制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溶液鉴别有机物甲、乙醇和甲酸乙酯
B.1mol该有机物可以消耗5molBr2
C.与稀H2SO4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
D.与NaOH溶液共热可消耗6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可逆反应2A(g)+nB(g)?mC(g)在温度分别为T1、T2,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测得C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根据图分析,P1、P2的大小关系为P2>P1;反应式中系数m和n的关系是2+n<m;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NO3、S,当1mol C参与反应时转移4mol电子,请用双线桥描述S+2KNO3+3C=K2S+N2↑+3CO2↑电子转移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秋风飒爽,丹桂飘香,我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微粒中第一、第二层电子总和等于其第三、第四层电子总和的是(  )
A.KB.CaC.Mg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经过特殊改造的塑料也能导电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SO2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古玩爱好者收藏的“商代铝碗”在“鉴宝”时被专家当场否定,其理由是(  )
A.铝的性质较活泼,难提炼,商代不可能有铝制品
B.铝的质地较软,易变形,不宜做碗
C.铝元素易导致老年痴呆,不宜盛放食物
D.铝的导热性较强,不宜做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F
A.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
B.HClO4的酸性强于H2SO3,所以非金属性:Cl>S;
C、配制0.2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需称量10.6g Na2CO3固体;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E.强酸可以制弱酸,弱酸通过化学反应一定不能生成强酸;
F.过量的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转移电子一定是2mol;
G.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和使KMnO4溶液褪色都体现了其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