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
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溶液间反应D.气体间反应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概念可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

解答 解: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题目比较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四种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醛基
(2)B与足量氢气充分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D发生聚合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A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_{△}^{浓硫酸}$+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同分异构体
B. 此反应是取代反应
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
D.向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铁和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5.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Fe(CO)x(s)?Fe(s)+x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则该反应生成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金属键、共价键.
(3)K3[Fe(CN)6]溶液可用于检验Fe2+(填离子符号).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C、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4)铜晶体铜碳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
①基态铜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第四周期第ⅠB族.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12.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Cl.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1010  pm(只写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铁粉B.铜粉C.HCl溶液D.硝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frac{1}{2}$O2(g);△H=+242kJ•mol-1B.2H2(g)+O2(g)+2H2O(l);△H=-484kJ•mol-1
C.H2(g)+$\frac{1}{2}$O2(g)=H2O(g);△H=+242kJ•mol-1D.2H2(g)+O2(g)=2H2O(g);△H=-48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0.0035mol/L;
(2)图中表示NO2的浓度变化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1•s-1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e.
a、v (NO2)=2v (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v(O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X、Y、Z、W、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X失去一个电子可转化为质子,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四个原子轨道,Z的质子数与X、Y的质子数之和相等,W是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Q核外电子总数比X、Y、Z、W核外电子总数之和多2.
(1)Q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基态Z原子的电子共占据9个原子轨道.
(2)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H(填元素符号);Z与Q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化合物Y2X4的化学性质比Y2X6活泼许多,其原因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烷中不含碳碳双键.
(3)ZX3、Z2X4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3,ZX3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4)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则这两种氧化物的分子式分别是CO2、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0
1
2
3
(1)在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属于强酸的是H2SO4、HNO3 (用化学式表示,下同);碱性最强的是NaOH.
(2)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2->Na+>Al3+ (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4)请写出涉及上述有关元素的两个置换反应(要求:同一反应中两种单质对应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或Mg+H2SO4=MgSO4+H2↑;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无机化合物A、B、C、X有以下转化关系:
A$→_{反应①}^{+X一定条件}$B$→_{反应②}^{+X一定条件}$C
若A、B、C含同一金属元素,X为强电解质,且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B的化学式为Al(OH)3
对应的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或【Al(OH)4-+H+=Al(O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