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氧化锌产生红褐色沉淀,应生成Fe(OH)3;
(2)可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3)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
解答 解:(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氧化锌产生红褐色沉淀,应生成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ZnO+3H2O=3Zn2++Fe(OH)3,故答案为:2Fe3++3ZnO+3H2O=3Zn2++Fe(OH)3;
(2)可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故答案为: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
(3)氢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电离方程式:AlO2-+H++H2O?Al(OH)3?Al3++3OH-;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Al3++3OH-.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用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反应是解题关键,注意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存在两种电离方式,且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Cl2和足量的铁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 |
B. |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双键数目小于NA | |
C. | 常温下,PH=13的Ba(OH)2 溶液,0.1L,含OH-,0.02NA | |
D. | 1 L 1 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铜粉加入到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铜被浓硫酸钝化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 | 产生红褐色沉淀 | 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 |
C | 将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溶液分层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
D | 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不同 | 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元素 | A | B | C | D | E |
相关 信息 | 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 | 与元素C可形成离子个数比 为2:1和1:1的化合物 | C元素的原子K、L层电子数之和比L、M层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 | D元素可形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 其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 人体缺少该元素易患贫血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
B. | 向品红溶液中滴加亚硫酸溶液,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
C. |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溶液紫红色逐渐褪去 | |
D. | 向硫氰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并搅拌,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类方法、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 |
B. | “终极电池”锂-空气电池,它不可以直接采用无机盐水溶液为电解液 | |
C. |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原子面材料,它可以从C60、金刚石等物质中剥离出来 | |
D. | ClO2是Al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水中的杀菌、消毒能力强,特效长,受水体的pH变化的影响小,难形成致癌氯代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
B. | X与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 |
C. | 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 | |
D. | 1mol Y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