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实验装置、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中和热
B.
反应快慢
C.
粗铜的电解精炼
D.
电解食盐水

分析 A.温度计用于测量反应液的温度;
B.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较快;
C.精炼铜,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
D.电解饱和食盐水,用惰性电极.

解答 解:A.温度计用于测量反应液的温度,应掺入小烧杯内,故A错误;
B.锌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为锌与氢离子反应,左侧烧杯内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较快,滴加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反应较快,故B错误;
C.精炼铜,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在阴极析出铜,故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用惰性电极,题中装置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金中和热的测定、原电池与电解池等知识点,把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细节和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性、操作性分析,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等径圆球在二维空间里进行排列,可形成密置层和非密置层,在图1所示的半径相等的圆球的排列中,A属于非密置层,配位数是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②④.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只有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AgNO3B.H2SO4C.NaOHD.B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N2O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B.常温常压下,10.4g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0.1mol单质硅和二氧化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都是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以下哪种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C.溴水,烧碱溶液,浓硫酸D.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不同的键.请判断阿司匹林与乙醇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所表示的粒子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氮化硼( 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主要成分Na2B4O7)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N和火箭高能燃料及有机合成催化剂BF3的过程如下:
(1)写出由B203制备BF3的化学方程式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F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BF3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2)在硼、氧、氟、氮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F>N>O>B.
(3)已知: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B03+H20?[B(OH)4]-+H+,试依据上述反应写出[Al( OH)4]-的结构式,并推测1mol NH4BF4(氟硼酸铵)中含有2NA个配位键.
(4)由12个硼原子构成如图1的结构单元,硼晶体的熔点为1873℃,则硼晶体的1个结构单元中含有30  个B-B键.

(5)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晶体结构如图2)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结构如图3)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①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b.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c.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内B-N键数与硼原子数之比为3:1,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立方氮化硼晶体内无自由移动的电子.
③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高温、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