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 )
A.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共热制取NH3:2NH4++Ca(OH)22NH3↑+ Ca2++2H2O
B. 铜与浓硝酸反应: 3Cu + 8H+ + 2NO3- =3Cu2+ + 2NO↑ + 4H2O
C. 氨水与FeCl3反应:3OH- + Fe3+ =Fe(OH)3↓
D. 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SO3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与19B.6与16
C.11与17D.14与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
A. 4v(NH3)=5v(O2) B. 5v(O2)=6v(H2O)
C. 2v(NH3)=3v(H2O) D. 4v(O2)=5v(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当…时,关闭活塞a。
请回答:
(1)盛放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Ⅰ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3)C装置中的X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通入D中的CO2足量,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N2(g)+3H2(g)2NH3(g) △H<0,若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 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 Ertl利用光电子能谱证实:洁净铁(可用于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的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图为氮原子在铁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的黑色球代表氮原子,大的灰色球代表铁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铁颗粒表面上N/Fe原子数比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
(2)Cu与O形成的某种化合物X,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O在顶点和体心。已知X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
物质结构用到多种模型,请结合模型完成下列问题:
(3)D图是CaTiO3晶胞模型,同一种微粒位置相同,Ca2+位于立方体的体心,则Ti4+位于____(填顶点或面心)
(4)已知A图是CsCl晶胞模型,体心为Cs+,与其紧邻等距离的Cs+数目有___________个。
(5)某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关系如B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中心,用X,Y表示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6)铁元素应用广泛,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黄血盐,其阴离子结构如图。写出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的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为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______、_______。
(3)过程I,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的参与循环利用,B是__________。
③已知:2CrO42-+2H+ 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mol/L,则CrO42-的浓度是__________mol/L。
(5)过程II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 | 0℃ | 20℃ | 40℃ | 60℃ | 8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KCl | 28.0 | 34.2 | 40.1 | 45.8 | 51.3 |
K2SO4 | 7.4 | 11.1 | 14.8 | 18.2 | 21.4 |
K2Cr2O7 | 4.7 | 12.3 | 26.3 | 45.6 | 73.0 |
Na2Cr2O7 | 163 | 183 | 215 | 269 | 376 |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II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E同主族,E的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核外电子排布与C2-相同。试回答(涉及到的物质均用化学式作答):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元素D的简单离子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都相同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3)A、B和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用如图中装置验证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则在装置A中应加入______(写化学式),烧杯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存在不足,影响到实验目的的达成,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
(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D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一定浓度的硅酸钠溶液中 | 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 酸性:H2SO4 >H2CO3> H2SiO3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加热盛有氯化铵固体的试管 |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氯化铵固体可以升华 |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 | 溶液的蓝色褪去,生成黑色沉淀 | 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