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X为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则d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则d极为电解池阴极,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c为阳极,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则a是直流电源正极,b是直流电源负极;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再到阳极,最后流入原电池的正极;结合电解池中两极上的反应分析
解答 解:X为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则d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则d极为电解池阴极,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c为阳极,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则a是直流电源正极,b是直流电源负极
(1)①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负极,故答案为:负;
②Z槽中e与原电池正极相连为阳极;故答案为:阳;
③连接Y、Z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e流向d,故答案为:←;
(2)①c为阳极,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c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
②Y槽中为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③Z槽中e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答案为:Cu-2e-═Cu2+.
(3)①设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xmol,根据e极:Cu-2e-=Cu2+,△m=64 得e极质量减轻:32x(g);
f极:Cu2++2e-=Cu,△m=64 得f极质量增重:32x(g),所以有:32x+32x=2.56,得x=0.04mol,
故答案为:0.04;
②因为两槽是串联,电极上流过的电量相等,在电解氯化钠溶液中,每流过1mol电子,溶液中就会产生1mol氢氧根离子,根据①可知,2min流过0.04mol电子,所以每分钟溶液中产生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槽中电解反应的速率v(OH-)=$\frac{\frac{0.02mol}{0.1L}}{1min}$0.2mol/(L•min),故答案为:0.2 mol•L-1•min-1.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明确图中电源的正负极确定以及电解池的阴阳极上的反应是解答的关键,并熟悉电极反应及离子的放电顺序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氟 | 氯 | 溴 | 碘 | |
(kJ/mol) | 1681 | 1251 | 1140 | 10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 |
B.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2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滴管甲 | 烧杯丙 | 滴管乙 | 烧杯丁 |
A | 双氧水 | 二氧化锰 | 水 | 氢氧化钠 |
B | 盐酸 | 镁 | 盐酸 | 碳酸纳 |
C | 水 | 氢氧化钠 | 水 | 硝酸铵 |
D | 水 | 氧化钙 | 盐酸 | 镁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 |
B. |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与乙酸乙酯 | |
C. | 溴丙烷水解制丙醇与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属于不同反应类型 | |
D. | 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