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中X是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
(1)①电源上b为负极.
②Z槽中e为阳极.
③连接Y、Z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d←e(用“→”或“←”填空).
(2)①写出c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
②写出Y槽中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③写出Z槽中e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Cu-2e-═Cu2+
(3)①电解2min后,取出e、f,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2.56g,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04mol.
②若Y槽中溶液体积为100mL(电解后可视为不变),槽中电解反应的速率v(OH-)=0.2 mol•L-1•min-1

分析 X为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则d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则d极为电解池阴极,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c为阳极,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则a是直流电源正极,b是直流电源负极;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再到阳极,最后流入原电池的正极;结合电解池中两极上的反应分析

解答 解:X为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则d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则d极为电解池阴极,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c为阳极,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则a是直流电源正极,b是直流电源负极
(1)①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负极,故答案为:负;
②Z槽中e与原电池正极相连为阳极;故答案为:阳;
③连接Y、Z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e流向d,故答案为:←;
(2)①c为阳极,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c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
②Y槽中为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③Z槽中e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答案为:Cu-2e-═Cu2+
(3)①设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xmol,根据e极:Cu-2e-=Cu2+,△m=64 得e极质量减轻:32x(g);
f极:Cu2++2e-=Cu,△m=64 得f极质量增重:32x(g),所以有:32x+32x=2.56,得x=0.04mol,
故答案为:0.04;
②因为两槽是串联,电极上流过的电量相等,在电解氯化钠溶液中,每流过1mol电子,溶液中就会产生1mol氢氧根离子,根据①可知,2min流过0.04mol电子,所以每分钟溶液中产生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槽中电解反应的速率v(OH-)=$\frac{\frac{0.02mol}{0.1L}}{1min}$0.2mol/(L•min),故答案为:0.2 mol•L-1•min-1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明确图中电源的正负极确定以及电解池的阴阳极上的反应是解答的关键,并熟悉电极反应及离子的放电顺序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Na2S2O4俗称保险粉,大量用于漂白纸张和印染工业.某学习小组用下列方法制备该物质.
①把甲酸(HCOOH)溶于甲醇溶液,再和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配成溶液;
②制取SO2并通入上述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获得保险粉.
(已知: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甲醇中溶解度较小)装置如图1所示

(1)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NaOH溶液(仪器名称)更合适,D中盛放的试剂为NaOH溶液.
(2)B装置的作用为防倒吸、防堵塞;
(3)C装置的主要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仪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HCOONa+NaOH=Na2S2O4+CO2+H2O.
(4)分离C装置中产品时就选用如图2的装置丁(填甲、乙、丙、丁,下同),回收乙醇的装置为甲.
(5)Na2S2O4在碱性环境中除去废水中的CrO42-,得到+4价S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O42-+2OH-+2CrO42-+2H2O=2Cr(OH)3↑+6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氧元素和卤族元素都能形成多种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1)COCl2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溴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2)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A式发生(填字母代号,下同).
A.CsICl2═CsCl+ICl   B.CsICl2═CsI+Cl2?
(3)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碘(或I).


(kJ/mol)
1681125111401008
(4)下列分子既不存在“s-p”σ 键,也不存在“p-p”π 键的是D.
A.HCl  B.HF  C.SO2  D.SCl2
(5)已知ClO2-为三角形,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3- 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写出一个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分子式N2或CO.
(6)钙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钙的氧化物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aO2.已知该氧化物的密度是ρ g/cm3,则晶胞内离得最近的两个钙离子的间距为$\frac{\sqrt{2}}{2}×\root{3}{\frac{72×4}{ρ{N}_{A}}}$c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SiO2、Al2O3、Fe3O4)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不溶物为SiO2(写化学式,下同),滤液甲中的溶质为FeCl3、FeCl2、AlCl3、HCl;
(2)滤液甲中含铝元素的溶质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进入滤液乙,发生此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若使用氨水能否达到上述目的否(填“能”或“否”).
(3)若向滤液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2I-=2Fe2++I2,从该溶液中获得碘单质需要加入四氯化碳(填试剂名称),振荡、静置,再经分液(填操作名称),蒸馏后即得到碘单质.
(4)③步骤中通入二氧化碳是过量的,写出此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O2+AlO2-+2H2O═Al(OH)3↓+HCO3-
(5)若将铝土矿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再经过滤、加热得到的物质是Al2O3、SiO2
(6)②步骤得到的沉淀为灰绿色,沉淀变为红褐色需要较长时间,欲快速得到红褐色沉淀,可以向此沉淀中加入过量的A(填字母)
A.过氧化钠    B.氯水    C.稀硝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加热及夹持设备已略).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2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130 9-116
请完成下列填空:
(1)A中药品为1:3的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写出制备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请写出C装置中的作用除去乙烯中混有的酸性气体杂质.
(3)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E,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液溴挥发;
(4)学生发现反应结束时,无水乙醇消耗量大大超过理论值,其原因是乙醇挥发、副反应发生或反应太剧烈.
(5)有学生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四氯化碳液体吸收多余的气体,判断改用四氯化碳液体是否可行是(填“是”或“否”),其原因是乙烯和液溴均易溶于四氯化碳.
(6)制取的1,2-二溴乙烷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一种有机物,汽车常用该有机物作为防冻液.写出由1,2-二溴乙烷制取该有机物的反应方程式:BrCH2BrCH2Br+2NaOH$→_{△}^{水}$HOCH2CH2OH+2NaBr,反应类型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滴管甲烧杯丙滴管乙烧杯丁
A双氧水二氧化锰氢氧化钠
B盐酸盐酸碳酸纳
C氢氧化钠硝酸铵
D氧化钙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与乙酸乙酯
C.溴丙烷水解制丙醇与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属于不同反应类型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3-甲基-2-丙基-1-戊烯结构简式为
(2) 名称为1-甲基-3-乙基苯.
(3)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4)名称为:2,5-二甲基-2,4-己二烯.
(5)有机物A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测得8.4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22.0g CO2和7.2g水.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中含有-O-H和位于分子端的C  H,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
①写出A的分子式C5H8O;
②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③下列物质一定能与A发生反应的是abcd(填序号)
a.H2      b.Na      c.KMnO4   d.Br2
④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 B可以与1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的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则B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