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一种制备铜的氯化物的流程如图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检验溶液2中是否含有杂质离子的试剂是KSCN溶液或苯酚.
(2)上述流程中,所得固体K需要加稀盐酸溶解,其理由是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
溶液1可加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试剂 X和固体J分别是(填序号)c.
a.NaOH   Fe(OH)b.NH3•H2O  Fe(OH)2
c.CuO    Fe(OH)3  d.CuSO4     Cu(OH)2
(3)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u2++2Cl-+SO2+2H2O$\frac{\underline{\;\;△\;\;}}{\;}$2CuCl↓+4H++SO42-
(4)如图2所示将氯气从a通入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省略),
①反应时,盛粗铜粉的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②反应后,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正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

分析 粗铜(含杂质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铜,加稀盐酸溶解,形成氯化铁和氯化铜溶液,同时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溶液1中加入X调节溶液pH,得到溶液乙,经过系列操作得到CuCl2•2H2O,故溶液2为CuCl2溶液,则调节pH目的是使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试剂X可以为CuO、氢氧化铜等,结合题目信息可知,氯化铜溶液,加少量盐酸,抑制氯化铜水解,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CuCl2•2H2O,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晶体.
(1)操作①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溶液2中若含有杂质离子则是Fe3+,用KSCN溶液或苯酚检验;
(2)氯化铜、氯化铁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铜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保持溶液呈强酸性,避免铜离子水解损失,调节pH目的是使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
(3)根据信息可知:SO2与铜离子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和SO42-
(4)①Cu与Cl2反应产生大量棕黄色烟(CuCl2);
②正极上ClO-得电子生成Cl-

解答 解:粗铜(含杂质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铜,加稀盐酸溶解,形成氯化铁和氯化铜溶液,同时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溶液1中加入X调节溶液pH,得到溶液乙,经过系列操作得到CuCl2•2H2O,故溶液2为CuCl2溶液,则调节pH目的是使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试剂X可以为CuO、氢氧化铜等,结合题目信息可知,氯化铜溶液,加少量盐酸,抑制氯化铜水解,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CuCl2•2H2O,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晶体.
(1)操作①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所以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溶液2中若含有杂质离子则是Fe3+,用KSCN溶液或苯酚检验,
故答案为:过滤;KSCN溶液或苯酚;
(2)氯化铜、氯化铁中的金属离子易水解,直接用水溶液配制溶液会产生浑浊,所以加入过量的盐酸来溶解氯化铜、氯化铁,以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用于调节pH以除去溶液1杂质可加试剂具有与酸反应,且不引入Cu2+之外的离子,故用CuO或Cu2(OH)或Cu2(OH)2CO3,调节pH目的是使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故答案为: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c;
(3)根据信息可知:在加热条件下,SO2与铜离子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和SO4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frac{\underline{\;\;△\;\;}}{\;}$2CuCl↓+4H++SO42-
故答案为:2Cu2++2Cl-+SO2+2H2O$\frac{\underline{\;\;△\;\;}}{\;}$2CuCl↓+4H++SO42-
(4)①Cu与Cl2反应产生大量棕黄色烟(CuCl2),则反应时盛粗铜粉的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②反应后,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生成NaClO溶液,该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腐蚀,ClO-得电子作正极生成Cl-,则正极上的电极方程式为:ClO-+2e-+H2O=Cl-+2OH-
故答案为:ClO-+2e-+H2O=Cl-+2OH-

点评 本题以实验室制备氯化铜为背景,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实验操作、离子检验、除杂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①福尔马林 ②酒精 ③KMnO4溶液 ④硫酸钠 ⑤硝酸银溶液 ⑥双氧水 ⑦硝酸.
A.除④⑦外B.除③⑥外C.①②⑤D.除④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某气态烃含C 85.7%,含H 14.3%,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2.5g/L.经红外光谱测定该烃分子中含一个双键.
(1)求该烃的实验式;
(2)求该烃的分子式;
(3)并写出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及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电子级钴氧化物用于半导体工业和电子陶瓷等领域,是一种纯度很高的氧化物,其工业制取流程如下:
(1)滤渣A的成分除过量的Co的磷酸盐和Fe(OH)3外还有Si(填化学式).
(2)加入CO3(PO42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保证Co2+不沉淀,而使铁离子全部沉淀.
(3)C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Co2+的离子方程式为:3Co+8H++2NO3-═3Co2++4H2O+2NO↑.
(4)滤渣B经过反复洗涤、干燥后,进行灼烧,其热重分析图如图1,写出C点物质的化学式:Co3O4

(5)上述制备过程中采用草酸盐作为沉淀剂,由于生产成本较高,某科研小组研究从钴渣酸浸液(主要成分为CoSO4、Fe2(SO43、Al2(SO43)出发,以碳铵(NH4HCO3)代替草酸盐作沉淀剂,并由此制备氧化钴.请结合相关信息,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已知:a.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pH如下表(开始沉淀pH按金属离子1mol/L计算)
开始沉淀的pH完全溶解的pH
Fe3+1.13.2
Al3+3.05.0
Co2+7.29.2
b.CoSO4与NH4HCO3反应时,母液中钴离子含量与溶液pH关系图如图2,
由钴渣酸浸液制备氧化钴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往钴渣酸浸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pH(5.0,7.2),使Fe3+、Al3+沉淀完全;
②过滤;③配制一定浓度的碳铵溶液,缓慢加入到滤液中,搅拌,控制pH至7.0左右,使Co2+沉淀完全,过滤;
④将蒸馏水加热至70℃以上,洗涤CoCO3沉淀3次,干燥;
⑤400℃焙烧3h,得产品氧化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CH3COO)2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方法三:某化工厂以铁红、锂辉石LiAl(SiO32(含少量Ca2+、Mg2+的盐)、碳粉等原料来生产磷酸亚铁锂.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2LiAl(SiO32+H2SO4(浓)$\frac{\underline{\;250-300℃\;}}{\;}$Li2SO4+Al2O3•4SiO2•H2O↓
温度/℃20406080
溶解度(Li2CO3)/g1.331.171.010.85
溶解度(Li2SO4)/g34.232.831.930.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H2OCO2、NH3(填化学式)等气体生成.
(2)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Fe+H2PO4-+Li+-2e-=LiFePO4+2H+
(3)在方法三中,从滤渣Ⅰ中可分离出Al2O3,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②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Mg(OH)2、CaCO3(填化学式).
③写出在高温下生成磷酸亚铁锂的化学方程式2FePO4+Li2CO3+2C$\frac{\underline{\;高温\;}}{\;}$2LiFePO4+3CO↑.
(4)在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离子迁移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的结构简式如下:,写出该单体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简称LFP)是一种高效、长寿命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为:C6Li+FePO4$?_{充电}^{放电}$C6Li(1-x)+(1-x)FePO4+xLiFePO4,电池充电时,阳极中的Li+通过聚合物隔膜向阴极迁移;在放电时,负极中Li+的通过隔膜向正极迁移.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C6Li(1-x)+xLi++xe-═C6Li,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质量增重12.8g,则电池中经过聚合物隔膜的Li+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工业制硫酸时所用硫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S2,其中硫元素的化合物为-1.
(2)硫酸的最大消费渠道是化肥工业,用硫酸制造的常见化肥有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或硫酸锌或硫酸钾(任写一种).
(3)硫酸生产中,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定的条件或措施有D(填写序号).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        B.使用V2O5作催化剂
C.转化器中使用适宜的温度          D.净化后的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
E.催化氧化在常压下进行            F.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4)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
2SO2(g)+O2(g)?催化剂2SO3(g)△H=-98.3kJ•mol-1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二转二吸法”,即将第一次转化生成的SO2分离后,将未转化的SO2进行二次转化,假若两次SO2的转化率均为95%,则最终SO2的转化率为99.75%.
(5)硫酸的工业制法过程涉及三个主要的化学反应及相应的设备(沸腾炉、转化器、吸收塔)).
①三个设备分别使反应物之间或冷热气体间进行了“对流”.请简单描述吸收塔中反应物之间是怎样对流的.
从接触室中出来的热气体SO2、O2、N2、SO3,在吸收塔的底部进入,从下向上运动;从吸收塔顶部喷洒冷的浓硫酸,从上向下运动;热气体SO3与冷的浓硫酸相对流动,进行热量交换.
②工业生产中常用氨-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只写出2个方程式即可)SO2+2NH3•H2O═(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6)实验室可利用硫酸厂炉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聚铁的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炉渣中FeS与硫酸和氧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4Fe3++4S↓+6H2O
B.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双氧水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
C.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Y,再将溶液Y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绿矾
D.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其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4C可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B.烧结粘土制陶瓷是物理变化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碳酸氢钠溶液解毒是复分解反应
D.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HZ<HY<HX
B.HZ、HY、HX均为弱酸
C.向HY溶液中加入10.00mLNaOH溶液,一定有c(Y-)+c(OH-)═c(H+)+c(Na+
D.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以烯烃为原料,合成某些高聚物的路线如下:
已知:
Ⅰ.已知:
(或写成R代表取代基或氢)
Ⅱ.甲为烃
Ⅲ.F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请完成以下问题:
(1)CH3CH═CHCH3的名称是2-丁烯,X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氯原子.
(2)D→E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
E→
Z→W
(4)高聚物H的结构简式是
(5)判断符合下列条件的W的同分异构体有20种.
①含苯环.②遇Fe3+不显色.③1mol遇金属钠得1molH2(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