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1mol CH4(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l)△H=-285.8 kJ/mol
B.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

分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

解答 解:1 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l)△H=-285.8 kJ•mol;
1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及反应热的符号是否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D.化学反应中,纯液体物质不能计算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
①称量样品 ②溶解沉降 ③过滤④蒸发⑤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通过以下具体步骤由制取,即
(1)从左到右依次填写每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只填字母):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加聚反应.
①a;②b;③c;④b;⑤c.
(2)写出①、⑤、⑥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需要使用普通漏斗B.步骤②要使用分液漏斗
C.步骤③要用到坩埚D.步骤④需要蒸馏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A、B、C、D、E、F六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B、C、D、E、F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E、F、B、C、D、A顺序依次减小;
②A、E同主族,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能形成天然存在的最硬的单质甲和最软的矿物乙;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③C、E、F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为丙、丁、戊,它们两两之间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且所得盐中均含D元素;
④C、F两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D、E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ⅢA族,A、D两元素原子形成1:1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B的某种原子常用于考古时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符号为146C.
(3)写出丁+戊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Al(OH)3+OH-=AlO2-+2H2O.
(4)物质甲和乙间的相互转化不是(填“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5)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E的简单氢化物反应可生成一种盐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3+NaH=NaNO3+H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过氧化钙(CaO2)常用作种子消毒剂、油脂漂白及高温氧化剂,还可以作为鱼池增氧剂.已知某化工厂生产过氧化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副产品的成分是NH4Cl,CaCl2固体溶解时,为加快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
(2)在水洗操作中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3)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H2O2+2NH3+8H2O=2NH4Cl+CaO2•8H2O
(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步骤1: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mol/L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2: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步骤3: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再重复上述测定步骤一、二、三两次,得出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枳为VmL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上述第三步滴定至终点,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30s内不出现蓝色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frac{3.6cV}{a}$%(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都很规范,步骤3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空气中的O2也可以将KI氧化为I2,使消耗的Na2S2O3增多,从而使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是某天然蛋白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的产物之一.经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经仪器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不含“-CH2-”和“-CH3”基团.
(1)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质谱仪,A的摩尔质量为181 g•mol-1
(2)一定条件下A分子间发生反应生成聚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3)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②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1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要氧气5mol,则x与y之和可能是(  )
A.x+y=5B.x+y=7C.x+y=11D.x+y=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