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SO2、CO、CO2、NOх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几种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和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利用电化学原理将CO、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装置如图1所示:

①若A为CO,B为H2,C为CH3OH,则通入CO的一极为正极(填“正”或“负”).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③若A为NO2,B为O2,C为HNO3,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2)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的体积比为1: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电池总反应为CO+H2+O2=CO2+H2O.
②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若阴极产物的质量为21.6g,则阳极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电解后溶液体积为2L,溶液的pH约为1.
(3)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用N2O4生产新型硝化剂N2O5
①现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Y为CO2.在该电极上同时还引入CO2的目的是氧气可以和二氧化碳共同转化为碳酸根离子;可以保持熔融盐的成分不变.
②电解过程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2O4+HNO3-2e-=2N2O5+2H+

分析 (1)①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通入还原剂的电极是负极,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CO是氧化剂;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负极上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③若A为NH3,B为O2,C为HNO3,则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2)①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一氧化碳、氢气失电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总反应等于两极上的反应之和;
②依据消耗的氧气的量计算转移电子数,依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生成银的质量,根据消耗氢氧根计算氢离子浓度,从而计算pH;
(3)①在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的氧离子可以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根离子;
②先根据化合价判断生成N2O5的电极,再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解答 解:(1)①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通入还原剂的电极是负极,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CO是氧化剂,则通入CO的电极为正极,故答案为:正;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负极上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故答案为:SO2+2H2O-2e-=SO42-+4H+
③若A为NH3,B为O2,C为HNO3,则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电子生成水,电极方程式为O2+4e-+4H+═2H2O,故答案为:O2+4e-+4H+═2H2O;
(2)①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一氧化碳、氢气失电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为一氧化碳、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总反应方程式为:CO+H2+O2=CO2+H2O;
故答案为:CO+H2+O2=CO2+H2O;
②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阳极为氢氧根失电子生成氧气,阴极上发生反应:Ag++e-=Ag,产物的质量为21.6g即0.2mol,转移电子是0.2mol,在阳极上:4OH--4e-=2H2O+O2↑,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05mol,体积是1.12L,则消耗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溶液中属于氢离子为0.2mol,浓度为$\frac{0.2mol}{2L}$=1mol/L,所以溶液的pH为1;
  故答案为:1.12;1;
(3)①在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的氧离子可以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根离子,可以保持熔融盐的成分不变,故答案为:氧气可以和二氧化碳共同转化为碳酸根离子;可以保持熔融盐的成分不变;
②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而硝酸中氮元素也是+5价.因此应该在左侧生成N2O5,即在阳极区域生成,据电极反应离子放电顺序可知:阴极发生2H++2e-=H2↑的反应,则阳极为N2O4+2HNO3-2e-=2N2O5+2H+
故答案为:N2O4+HNO3-2e-=2N2O5+2H+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设计、燃料电池等知识点,会根据电池反应式确定正负极及电解质,发生氧化反应的金属作负极、不如负极材料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解质为原电池中电解质,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为高考高频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反应①Fe(s)+CO2(g)?FeO(s)+CO(g)△H1=a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frac{1}{2}$O2(g)?CO2(g)△H2=b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表:
温度/℃500700900
K1.001.472.4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CO的平衡浓度为1mol/L.
(2)反应①中的a大于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 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如图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填序号)(图中φ是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

(5)反应③2Fe(s)+O2(g)═2FeO(s)△H3=2(a+b)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电池电解质为能传导 Li+的固体材料.

(1)放电时,该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PO4+e-+Li+=LiFePO4
(2)充电时该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3)放电时,电池负极的质量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4)LiOH可做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材料,利用如图2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阴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填化学式),离子交换膜应使用阳(阳、阴)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2)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2-)>c(OH-)>c(HS-)>c(H+).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Al3++3H2O═Al(OH)3+3H+
(4)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10.8g 金属铝投入到400mL 2.0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B.Ba(OH)2溶液C.H2SO4溶液D.H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饱和NaH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HCO3-
B.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Ca2++CO32-═CaCO3
D.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Al3++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A.蒸发B.萃取C.液体过滤D.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成合金保护船体B.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船体的反应:Fe-2e→Fe2+D.锌块的反应:Zn-2e→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