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属于不同周期,下列转化关系中,A、B、C是X、Y、Z对应的三种气态单质,其余均为常见化合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Y>ZB.Z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与Y同周期氰化物中D最稳定D.F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分析 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属于不同周期,可知X为H元素,则A为H2,由转化关系可知D、E为氢化物,且二者可发生化合反应,可为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可知Y、Z为非金属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Y、Z为非金属元素,二者不为同周期元素,则对应的离子半径Y小于Z,故A错误;
B.Z如为Cl,对应的含氧酸如不是最高价,也不一定为强酸,如HClO,故B错误;
C.Y为第二周期元素,第二周期对应的氢化物最稳定的为HF,故C错误;
D.F为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A、B、C是X、Y、Z对应的三种气态单质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0.1mol某种烯烃或两种烯烃的混合物(碳原子数均不超过5)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300mL2mol/L的NaOH溶液吸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溶质.
(1)若为纯净物,试推断可能的烯烃分子式:
①C2H4;②C4H8;③、(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2)若为两种烯烃的混合物,试推断可能的组成及体积比(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序号组成体积比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全部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X与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的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U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物的代数和为6;R和Q可形原子数之比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R、T、U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元素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由上述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形成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碳酸氢钠、醋酸钠、四羟基合铝酸钠等(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名称).
(2)X、Z、Q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为H<O<C(填元素符号).
(3)T、U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4)下列可以判断R和T金属性强弱的是cd(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R比T低
b.单质与酸反应时,失电子数R比T少
c.单质与水反应R比T剧烈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R比T强
(5)某同学用Q、R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固体物质R2Q2,R2Q2属于离子化合物,且能与化合物X2Q反应生成Q的单质.R2Q2的电子式为;R2Q2与X2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Na2SiO3+2CO2(过量)+2H2O═H2SiO3↓+2NaHCO3,NaAlO2也有此类似的反应.
②做Y的焰色反应实验,火焰为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NaOH;写出Al2O3的一种用途可用于冶炼金属铝或用作耐火材料.
(2)反应 I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3)如果忽略过量的X,则反应 II中生成Al(OH)3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4)已知在高温下Al能与磁性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9Al+3Fe3O4$\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
(5)向溶液乙中通入过量的CO2后需要过滤、洗涤,方可得到不含杂质(水分除外)的Al(OH)3.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或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2~3次;过滤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常温下,用0.02mol•L-1MOH溶液滴定100mL0.01mol•L-1HA溶液,如图为加入MOH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勿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强酸(填“强”或“弱”),滴定所用的最适宜指示剂为甲基橙,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0-amol/L.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由大到小的关系:c(M+)>c(A-)>c(OH-)>c(H+).
(4)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c(M+)+c(MOH)等于2c(A-);(填“大于”“小于”“等于”)
(5)室温下M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数值变小的是③(填序号)
①c(H+)    ②$\frac{C({H}^{+})}{C(O{H}^{-})}$   ③c(OH-)   ④$\frac{C(O{H}^{-})}{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NA个电子时;阳极质量减少32 g
B.反应3H2(g)+N2(g)?2NH3(g)△H=-92kJ•mol-1,当放出热量 9.2 kJ时,转移电子0.6 NA
C.l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若Cl-的数目为2Na,则Cu2+的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X、Y、M、N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M同主族,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N的单质是一种有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N)>r(M)>r(Y)>r(X)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X
D.单质的熔点:Y>N>M>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HNO3具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Fe3+
B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原溶液中无NH4+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入新制Cu(OH)2,再加热未见红色沉淀淀粉未发生水解
D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Cox(NH3y ClZ.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样品,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加持装置)
Ⅱ.氯的测定:另准确称取wg样品,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已知:AgCl为白色沉淀Ksp(AgCl)=1.8×10-10;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Ksp(Ag2CrO4)=1.2×10-12;Ag2S为黑色沉淀,Ksp(Ag2S)=6.3×10-50
Ⅲ.根据样品质量为wg即可确定样品中Co元素的质量,进而确定样品的化学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按图组装好装置后,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在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A中的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盛装10%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分液漏斗;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frac{1{0}^{-3}({c}_{1}{V}_{1}{-c}_{2}{V}_{2})mol×17g/mol}{wg}$;
(4)标准硝酸银溶液应装在棕色的酸式滴定管中;若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定Cl-的量偏大
.(填“偏大”“偏小”)
(5)在测定氯的过程中,应选用K2S(填“K2CO3”或“K2S”)为指示剂,判断达到测定终点时的操作和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黑色沉淀,且30s 不复原.
(6)当达到滴定终点时,若c(Ag+)=1.0×10-5 mol•L-1,$\frac{c(C{l}^{-})}{c(Cr{O}_{4}^{2-})}$=,(或$\frac{c(C{l}^{-})}{c({S}^{2-})}$=)2.86×1034(根据所选指示剂进行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