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时呈现黄色,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Na+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分析 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可能为钠单质;
B.加入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硫酸根,也可能含有银离子;
C.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
D.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

解答 解: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不一定含有Na+,也可能是钠单质,故A错误;
B.加入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硫酸根,也可能含有银离子,形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B错误;
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该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不一定含有CO32-,故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钙离子,不一定有Ba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含有Na+浓度为0.5mol•L-1某无色透明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K+Fe2+Ca2+Ba2+
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
已知:
①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②CaSiO3  BaSiO3不溶于水.
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a2+、Ba2+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3)据实验Ⅲ可知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42-
(4)某同学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其理由是若无钾离子,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大于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据上述数据,c(K+)应不小于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XY
ZW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Y<W<Z
C.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Z比W更剧烈
D.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pH=2的弱酸HA溶液1mL,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取值范围为2<a<4
B.HA溶液加热时,溶液酸性增强
C.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D.HA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系统可能发生下列三个反应:
①CH3OH(g)?CO(g)+2H2(g)△H2=+90.8kJ/mol
②CH3OH(g)+H2O(g)?CO2(g)+3H2(g)△H2=+49kJ/mol
③CO(g)+H2O(g)?CO2(g)+H2(g)
(1)反应①和②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原因两个反应均为熵增的反应,反应①△H<0,△S>0,则△H-T△S<0,反应②△H>0,△S>0,高温下则△H-T△S<0.
(2)根据化学原理分析升高温度对反应②的影响反应速率加快,有利于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控制反应条件,反应①中的产物也可以用来合成甲醇和二甲醚,其中合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g)+3CO(g)?CH3OCH3(g)+CO2(g),在相同条件下合成二甲醚和合成甲醇的原料平衡转化率随氢碳比[$\frac{n({H}_{2})}{n(CO)}$]的变化如图1所示:

合成二甲醚的最佳氢碳比为1:1,提高二甲醚反应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4)将1molCO和2molH2充入密闭容器中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90.1Kjmol-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CO的平衡转化率[a(CO)]与压强(p)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
A、B两点CH3OH的质量分数w(A)>   w(B)(填“>”、“<”或“=”),理由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点温度低于B点,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CH3OH的质量分数减小.
?C、D两点的逆反应速率:V正(C)> V逆(D)(填“>”、“<”或“=”),理由为该反应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C点压强大于D点,增大压强,反应速率越快.
?200℃时,测得E点的容器容积为10L.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500;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冲入1molCO、1molH2和xmolCH3OH时,若使V>V,则x的取值范围为0<x<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任意比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后一样多B.加热前消耗的多
C.加热后消耗的多D.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无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冰冷却苯,苯可以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B.苯与溴水混合后因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在苯中加入酸性 KMnO4 溶液,振荡后静置,上层液体为紫红色
D.1 mol 苯能与 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在苯环中含有 3 个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Ba(OH)2$\frac{\underline{\;\;△\;\;}}{\;}$BaCl2+2NH3↑+2H2O
(2)干燥剂选用是碱石灰
(3)若C中放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则试纸颜色的变化是红色变蓝色.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烟生成.
(5)为防止过量氨气外逸,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应选用装置E.
(6)若改用图2装置制取氨气,分液漏斗中装有浓氨水,则圆底烧瓶中可以用②③④(填序号)
①CaCl2②碱石灰  ③CaO  ④NaOH   ⑤浓硫酸   ⑥硅胶   ⑦P2O5
(7)写出氨气在空气中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完全一致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红色固体析出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C将新制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
D将用砂子打磨过的铝箔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熔化并滴落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