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 | |
B. | 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 | |
C. | 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 |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
分析 A.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
B.胶体混合容易发生聚沉;
C.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钡离子难度和硫酸根离子浓度乘积大于其Ksp会析出沉淀;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
解答 解: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发生盐析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两种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胶体能发生聚沉.墨水是胶体,所以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使用时,很可能发生胶体的聚沉,导致钢笔堵塞,故不能混合使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钡离子难度和硫酸根离子浓度乘积大于其Ksp会析出沉淀,过程中只有化学键形成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故C错误;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胶体、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以及胶体性质的应用,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I中溶液于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 | 品红始终不褪色 | ①无SO2(或HSO3-或SO32-)生成 |
另取少量I中溶液于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振荡 | ②白色沉淀 | 有SO42-生成 |
③继续在试管乙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丙内 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有Cl-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A的酸性比H2B弱 | |
B. | C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b点溶液的导电性都强 | |
C. | 若0.1mol•L-1NaHA溶液的PH=4,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A2-)>c(H2A)>c(H+)>c(OH-) | |
D. | N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L丁烷中C-C键数目为0.4NA | |
B. | 0.1mol葡萄糖分子中官能团数目为0.6NA | |
C. | 28g N2和NO组成的混合物中分子数目可能为0.9NA | |
D. | 1L pH=13的NaOH溶液中,Na+数目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Z>Y>X>W>Q | |
B. | Q、X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
C. |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 | |
D. | 工业上常用电解的方法制备X、Y的单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
B. | 氯水中加入稀硫酸,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 | |
C. |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
D. | 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