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②④①③ | B. | ③④①② | C. | ①②④③ | D. | ②①④③ |
分析 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分别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判断.
解答 解:假设铜为0.1mol,
①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frac{0.1mol×2}{6-4}$=0.1mol;
②Cu与浓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frac{0.1mol×2}{5-4}$=0.2mol;
③Cu与稀H2SO4不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④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frac{0.1mol×2}{5-2}$=0.067mol,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生成气体的体积②>①>④>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解答,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3CHClCH2CH3 | B. | CH3CH3 | C. | 甲烷 | D. | CH3CO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 |
B. |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
C. |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H3OH-12e-+16OH-═2CO32-+12H2O | |
D. |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 |
B. | 沉淀X的成分是SiO2 | |
C. | 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Fe3+、H+ | |
D. | 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先产生沉淀后全部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镀锡铁做罐头盒,当镀层破坏后锡能对铁提供保护 | |
B. | 用铜作电极电解稀硫酸,发生反应:Cu+H2SO4$\frac{\underline{\;通电\;}}{\;}$CuSO4+H2↑ | |
C. | 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Mg和Al,则Mg一定做负极 | |
D. | 某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伏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
B. | 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 |
C. | 电流从b流向a | |
D. | 图中P型半导体为负极,N型半导体为正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 |
B. | 与![]() | |
C. | 2-甲基丁烷的一氯取代物共有4种 | |
D. | 菲的结构简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