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3,4,4-三甲基己烷B.2,2-二甲基戊烷
C.2-甲基-3-戊炔D.2-甲基-4-乙基戊烷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A.3,4,4-三甲基己烷,该命名不满足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说明编号方向错误,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故A错误;
B.2,2-二甲基戊烷,该命名满足有机物命名原则,故B正确;
C.从距离官能团近的一端命名,应为4-甲基-2-戊炔,故C错误;
D.2-甲基-4-乙基戊烷,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6个C,主链为己烷,其正确命名为:2,4-二甲基己烷,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注重了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用元素符号来回答以下问题.

(1)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
(2)除了T、X两种元素外,余下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Na.电负性最大的是F.
(3)下列有关上述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③⑤(填序号)
①G单质的熔点高于J单质,是因为G单质的金属键较强
②J比X活泼,所以J可以在溶液中置换出X
③将J2M2溶于水,要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
④RE3沸点高于QE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⑤一个Q2E4分子中含有五个σ键和一个π键
(4)T可形成+2和+3价的阳离子,其中较稳定的是Fe3+.原因:Fe2+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6,Fe3+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5,Fe3+的3d轨道处于半满状态,能量较低,Fe3+离子稳定
(5)R、M的氢化物较稳定的是H2O(填相应氢化物的化学式).M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R的氢化物反应生成R单质.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N2+6H2O.
(6)QM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M2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小得多,其原因是:CO2属于极性分子,SO2属于极性分子,而水属于极性分子,相似相溶,CO2在水中溶解性比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小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难溶于水,工业上从废镍催化剂(成分主要为Ni,含有一定量的Al2O3、Fe、SiO2、CaO等)制备草酸镍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Ni2+
 开始沉淀的pH 1.1 5.8 3.0 6.8
 完全沉淀的pH 3.2 8.8 5.0 9.5
②Ksp(CaF2)=1.46×10-10
③当某物质模拟高度小于1.0×10-5mol.L-1时,视为完全沉淀.
(1)请写出一种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把废镍催化剂粉碎或适当加热、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搅拌等.
(2)试剂a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3)pH的调控范围为5.0~6.8,试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解释滤渣Ⅱ的生成.
(4)写出“沉镍”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i2++C2O42-+2H2O=NiC2O4•2H2O,证明Ni2+已经沉淀完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是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H42C2O4溶液,无沉淀生成,当Ca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sqrt{\frac{1.46×10{\;}^{-10}}{1{0}^{-5}}}$ mol/L(写出计算式即可).
(5)操作a的内容是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四种短周期A、B、C、D形成的单质均为常见气体.已知:
①A和B单质可以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其产物还可与B化合生成红棕色气体;
②C单质分别与A、B单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
③C和D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在其中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和D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上述②中化合物的稳定性H2O(填化学式,下同)强于NH3
(3)将D的单质通入B、C生成的某常见化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4)A、C、D元素可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DB的形式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数,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小,离子所带电荷值大,则离子键越强.①K2O  ②MgO  ③CaO三种物质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K2O、MgO、CaOB.MgO、CaO、K2OC.MgO、K2O、CaOD.CaO、K2O、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实验室制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反应太剧烈,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滴水速度来控制反应速度
B.为了得到比较平缓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C.乙炔气体中混有PH3和H2S等杂质,可用硫酸铜溶液将其除去
D.为控制反应的速率,可用碳化钙粉末和饱和食盐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N2+4H2O.
(3)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Cl=N2H6Cl2
(4)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2-,N3-,NH4+,N2H5+,N2H62+等,已知N2H5+与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于NH4+,因此有类似于NH4+的性质.
①写出N2H62+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2H62++2OH-=N2H4+2H2O.
②NH2-的电子式为,N采用sp3杂化方式,粒子空间构型为V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B.NaCl颗粒被粉碎
C.溴蒸汽被木炭吸附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常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反应
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C.在空气中加热铝箔,发现内部的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D.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