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装置: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装置B:贮存多余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C中盛有氯水,装置C: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装置D: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尾气.
(1)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2)①根据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所以B中盛放的液体不能使二氧化硫的量减少,据此进行判断;
②反应后剩余的酸为硫酸,溶液中还有硫酸铜,利用与氢离子的反应进行检验;
(3)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通入的气体具有氧化性,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通入氧气;
(4)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HCl与硫酸,检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SO42-,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水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水中含有HClO,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5)二氧化硫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
(6)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两者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Fe2+与KSCN不反应,Fe3+与KSCN结合生成络离子,溶液为血红色.
解答 解:(1)装置A中圆底烧瓶盛放Cu,分液漏斗中盛放浓硫酸,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 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 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①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不能导致二氧化硫减少,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二氧化硫通过饱和Na2CO3溶液,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溴水氧化,与亚硫酸氢钠不反应,
故选:d;
②反应后剩余的酸为硫酸,溶液中还有硫酸铜,利用与氢离子的反应进行检验,Fe、CuO、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铜均可反应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
故选:b;
(3)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通入的气体具有氧化性,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通入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
故答案为:2Cu+2H2SO4+O2=2CuSO4+2H2O;
(4)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HCl与硫酸,检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SO42-,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氯水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方案I不合理,
氯水中含有HClO,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硫还原性,方案Ⅱ不合理,
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SO42-,方案Ⅲ合理,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42-,
故答案为:Ⅲ;Cl2+SO2+2H2O=4H++2Cl-+SO42-;
(5)少量二氧化硫和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6)在溶液中铁离子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Fe3++3SCN-=Fe(SCN)3,现象是生成血红色溶液,检验FeCl3是否完全被还原的方法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少量硫氰化钾溶液,若不变红则氯化铁完全被还原,
故答案为:2Fe3++SO2+2H2O=2Fe2++SO42-+4H+;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少量硫氰化钾溶液,若不变红则氯化铁完全被还原.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明确反应原理、二氧化硫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放电时负极:Cd-2e-═Cd2+ | |
B. | 放电时正极:2NiOOH+2e-+2H2O═2Ni(OH)2+2OH- | |
C. | 充电时阳极:2Ni(OH)2-2e-+4H+═2Ni3++4H2O | |
D. | 充电时含Cd的电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7g NH3所含的电子数是17NA | |
B. | 32 g O3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 | |
C. | 5.6gFe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Fe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 |
D. | 标准状况下,11.2 LH2O中含有O-H键的数目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iC是氧化产物 | |
B.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C. |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D. | 若生成4.48L CO,则转移0.4 mol 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温度/K | 反应时间/h | 反应物质的量配比 | 实验目的 |
① | 573 | 4 | 1:3 | 实验②和④探究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② | 573 | 4 | 1:4 | |
③ | 573 | 3 | 4:1 | 实验②和③探究反应时间对 产率的影响 |
④ | 673 | 4 | 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炼铁 | |
B. | 将Mg、Al用导线连接并插入NaOH溶液中,判断Mg、Al金属性强弱 | |
C. | 将CO2、SO2分别通入Ba(NO3)2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 |
D. | 实验室利用锌片和稀硫酸制H2时,为了加快制H2的反应速率可加入Cu(N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Fe、Ag | B. | Cl、Br、I | C. | Na、Cu、Hg | D. | F、Br、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