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 18.4mol/L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产生气体全部逸出),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1000ml,测得c(H+)=0.84mol/L;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应加入6.0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100mL B. 160mL C. 240mL D. 307m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工业上可以按如下步骤制备纯硅.
Ⅰ.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Ⅱ.粗硅与干燥的氯气在450℃~500℃条件下反应制得SiCl4
Ⅲ.SiCl4液体经精馏提纯后与过量H2在1100℃~1200℃条件下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Cl4沸点为57.6℃,能与H2O强烈反应.1 mol H2与SiCl4气体完全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20.2 kJ.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Ⅲ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纯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水解而产生白色烟雾,其生成物是____________;H2还原SiCl4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③上述生产过程所需氯气和氢气均由氯碱厂提供,氯碱厂的基本设备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如图所示),其中进入阳极室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电极上的电极
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硅被大量用于生产玻璃.工业上用SiO2、Na2CO3和CaCO3共283 kg在高温下完全反应时放出CO2 44 kg,生产出的玻璃可用化学式Na2SiO3·CaSiO3·xSiO2表示,则其中x=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D.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H+]=2.0×10-7 mol·L-1,则[OH-]为( )
A.2.0×10-7 mol·L-1
B.0.1×10-7 mol·L-1
C.1.0×10-14/2.0×10-7 mol·L-1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分别为:K(25℃)=1.0×10-14 mol2·L-2,K(35℃)=2.1×10-14 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H+]>[OH-]
C.水的电离程度α(25℃)>α(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现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电解液足量),测得当铅蓄电池中转移
0.4 mol电子时铁电极的质量减少11.2 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铅蓄电池的 极,铅蓄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密度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A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该电极的电极产物共 g。
(3)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uSO4溶液的浓度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4)如图表示电解进行过程中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x表示 。
a.各U形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b.各U形管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
c.各U形管中阴极质量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通过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B.E表示反应实际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C.E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D.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