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兴趣小组用合金铝、铁、铜的废弃合金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铝,并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和氢氧化铝的纯度,设计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Fe2+沉淀的pH范围为7.0~9.0;Fe3+沉淀的pH范围为1.9~3.2;Cu2+沉淀的pH范围为4.7~6.7
(1)写出合金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试剂X的名称为硝酸.
(2)加入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pH范围应为3.2≤pH<4.7;下列可作为试剂Z的是c.
a.铜粉      b.氨水     c.氧化铜       d.硫酸铜
(3)实验操作①依次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即可得硝酸铜晶体.
(4)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bc.(选填编号)
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
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
c.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
d.称量样品→加入NaOH将硝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过滤→加热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冷却→称量CuO
根据流程图内数据计算:滤渣C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frac{26(m-n)}{9m}$.(用m、n的代数式表示)
(6)按该流程的操作步骤,氢氧化铝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高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原因有滤渣C没有洗涤,混有NaHCO3,煅烧后失重偏大;滤渣C洗涤后未烘干或烘干不达标,混有微量水,煅烧后失重偏大.

分析 含有铝、铁、铜的废弃合金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滤渣B为Cu、Fe,滤液为NaAlO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溶液;滤渣中加入X生成Y和溶液A,Y通入氧气反应生成X,判断X为HNO3,Y为NO气体,溶液A为Fe(NO33,Cu(NO32,加入Z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沉淀得到滤渣E为Fe(OH)3,滤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硝酸铜晶体;
(1)合金中只有铝与加入NaOH溶液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 AlO2?+3H2↑;
(2)铁离子完全沉淀,而铜离子不能沉淀,所以PH控制在3.2≤pH<4.7,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从硝酸铜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应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即可得硝酸铜晶体;
(4)测定Cu(NO32•n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  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  ③加热  ④冷却  ⑤称量  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硝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注意硝酸铜受热分解产物为氧化铜,据此分析判断;
(5)根据差量计量氢氧化铝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为:$\frac{氢氧化铝的质量}{滤渣的总质量}×100%$,来求解;
(6)可能是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而析出到滤渣中,或者烘干不到位的因素造成.

解答 解:(1)合金中只有铝与加入NaOH溶液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 AlO2?+3H2↑,由分析可知X是硝酸,故答案为:2Al+2OH?+2H2O═2 AlO2?+3H2↑,硝酸;
(2)铁离子完全沉淀,而铜离子不能沉淀,所以PH控制在3.2≤pH<4.7,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铜粉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而氨水引入铵根离子,硝酸铜溶液起不到调节PH的作用,所以只能用氧化铜,故答案为:3.2≤pH<4.7;c;
(3)从硝酸铜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应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即可得硝酸铜晶体,故答案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4)Cu(NO32受热易分解,其分解反应为:2Cu(NO32$\frac{\underline{\;加热\;}}{\;}$2CuO+4NO2↑+O2↑.
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根据硝酸铜分解的方程式以及氧化铜的质量可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故a不选;
b.因硝酸铜易分解,称量样品→加热无法恰好使结晶水合物恰好分解为硝酸铜,故b选;
c.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原体系中水蒸气也被吸收,故c选;
d.称量样品→加NaOH将硝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过滤→加热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冷却→称量CuO,根据铜原子守恒求解无水硝酸铜的质量,据此求解结晶水含量,故d不选;
故选bc;
(5)由2Al(OH)3$\frac{\underline{\;\;△\;\;}}{\;}$ Al2O3+3H2O可知水的质量为:(m-n)g,所以氢氧化铝的质量为:$\frac{78×2}{3×18}×(m-n)$,所以质量分数为:$\frac{\frac{78×2}{3×18}×(m-n)}{m}×100%$=$\frac{26(m-n)}{9m}$,故答案为:$\frac{26(m-n)}{9m}$;
(6)滤渣C没有洗涤,混有NaHCO3,滤渣C洗涤后未烘干或烘干不达标,故答案为:滤渣C没有洗涤,混有NaHCO3,煅烧后失重偏大;滤渣C洗涤后未烘干或烘干不达标,混有微量水,煅烧后失重偏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分析,流程理解应用,掌握基础,实验基本操作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3 OH-═Al(OH)3
B.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SiO32-+H2O+CO2═H2SiO3↓+CO32-
C.饱和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NH4++OH-═NH3↑+H2O
D.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2Fe2++Cl2═2 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将m mol Na2O2和n mol 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
 (1)分析m和n按不同比值进行反应时,容器内固体成分与排出气体成分的5种情况填写在下表中(设只有当CO2与Na2O2反应完后,H2O才与Na2O2反应).
 序号 $\frac{m}{n}$ 固体成分 排出气体物质成分
 ①<$\frac{1}{2}$ Na2CO3 
 ②=$\frac{1}{2}$Na2CO3 O2、H2O
 ③ $\frac{1}{2}$<$\frac{m}{n}$<1  
 ④=1  
 ⑤>1 Na2CO3、NaOH、Na2O2 
(2)当排出气体只含H2O(g)和O2两种成分且物质的量相等时,则原固体混合物中m:n=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F是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A→B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D→E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E→F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       ②含有酯基        ③能与新制Cu(OH)2反应.
(3)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硝基、羧基,已知固体C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甲醇,下列有关C→D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使用过量的甲醇,是为了提高D的产率      b.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会导致溶液变黑
c.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                 d.D的化学式为C9H9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现有Q、M、W、G四种原子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Q与M组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温室气体,另一种是强还原剂,M与G为与同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M与W组成原子数为1:1、1:2型离子化合物,则W2G的水溶液含7种粒子
B.若W单质在QM2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白色两种固体,则W的原子序数与族序数之比为5
C.若W与G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剧烈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M与W组成的化合物易升华
D.若M与W组成的化合物作光导纤维材料,则W单质及其氧化物都抗所有酸溶液的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相同状况下,4组混合气体:①体积比为3:1的NH3和N2②体积比为1:1的NO和NO2③体积比为1:1的NO2和O2④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分别置于完全相同的试管里并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  )
A.h1>h2>h3>h4B.h4>h3>h2>h1C.h4>h1>h3>h2D.h2>h3>h1>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自来水生成流程示意图
(1)混凝剂除去悬浮物质的过程③(填写序号)
①只是物理变化
②只是化学变化
③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FeSO4.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Fe(OH)3沉淀
(2)实验室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3)我们有时感觉自来水“有漂白粉气味”是因为使用了氯气消毒,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HCl+HClO下列物质中①③可以作为氯气的代用品(填写序号)
①臭氧②NH2(液)③K2FeO4④SO2
(4)有些地区的天然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用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硬水时,先后把水通过分别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填“阴”或“阳”)
(5)测定水中的溶解阳:量取20mL水样,迅速加入MnSO4和KOH混合溶液,再加如Kl溶液,立即塞好塞子,振荡使完全反应,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硫酸溶液,此时有碘单质生成,用0.01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消耗了6.00mLNa2S2O3溶液,已知在碱性溶液中,氧气能迅速氧化Mn2+,生成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单质,本身重新还原为Mn2.上述过程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Mn2++4OH-+O=2MnO(OH)2
MnO(OH)2+2I-+4H+=I2+Mn2++3H2O
I2+2S2O32-=2I-+S4O42-
则水中的溶解氧量为24.0mg•L-1(以mg.L-1为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CO2的比例模型:B.N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
C.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Al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B.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若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迅速用水浇灭
C.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的红色变浅,则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在“金属析氢腐蚀”的对比实验中,外面缠绕着铜丝的铁钉上产生气泡多,若滴加几滴KSCN溶液,则在铁钉周围出现血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