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M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较纯净MnO2的流程如图所示:

(1)第①步反应中的硫酸能否用浓盐酸代替?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浓盐酸能被MnO2氧化生成Cl2
(2)第②步操作中,氧化性强弱顺序:ClO3->MnO2(填“>”或“<”),写出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Mn2++2ClO3-+4H2O=5MnO2+Cl2↑+8H+;当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3)工业上用MnO2为原料制取KMnO4,第一步将MnO2和KOH粉碎,混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制取K2MnO4;第二步将K2MnO4挡板浓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在阳极上得到KMnO4,在阴极上得到KOH.
①制取K2Mn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工业上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与O2充分接触.
②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K2MnO4+2H2O═KMnO4+2KOH+H2↑.
(4)二氧化锰含量可用碘量法测定,其原理为在盐酸介质中,二氧化锰能定量地将碘离子氧化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而确定二氧化锰含量:
MnO2+4HCl+2KI=MnCl2+I2+2KCl+2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取较为纯净的二氧化锰样品ag加入到适量的盐酸和KI溶液中,反应完毕用Na2S2O3滴定反应后的溶液,消耗VmLNa2S2O3溶液,则该样品中MnO2含量为$\frac{0.435V}{a}$%(杂质不参与反应).

分析 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由于MnO2不溶于硫酸,则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过滤得滤液为硫酸锰溶液,加入NaClO3发生反应为:5Mn2++2ClO3-+4H2O=5MnO2+Cl2↑+8H+,再过滤得到滤液和二氧化锰固体,而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酸钠方程式为:3Cl2+6NaOH=NaClO3+NaCl+3H2O,
(1)二氧化锰有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盐酸能被MnO2氧化生成Cl2,据此答题;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操作②中硫酸锰溶液,加入NaCl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O2、Cl2,根据方程式转移电子数计算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
(3)①二氧化锰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可制取K2MnO4,为使二氧化锰能被充分氧化,工业上不断搅拌,使反应物与O2充分接触;
②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生成高锰酸钾和氢气;
(4)根据反应MnO2+4HCl+2KI═MnCl2+I2+2KCl+2H2O,I2+2Na2S2O3═2NaI+Na2S4O6可得关系式MnO2~2Na2S2O3,根据Na2S2O3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二氧化锰的质量,进而确定该样品中MnO2含量.

解答 解:(1)二氧化锰有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盐酸能被MnO2氧化生成Cl2,所以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
故答案为:否;浓盐酸能被MnO2氧化生成Cl2
(2)操作②中硫酸锰溶液,加入NaCl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O2、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Mn2++2ClO3-+4H2O=5MnO2+Cl2↑+8H+,ClO3-作氧化剂,MnO2作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O3->MnO2;当NaClO3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NaClO3为0.4mol,则生成MnO2为1mol;NaClO3在常温下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6H+=3Cl2↑+3H2O;
故答案为:>;5Mn2++2ClO3-+4H2O=5MnO2+Cl2↑+8H+;1;
(3)①二氧化锰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可制取K2MnO4,反应的方程式为2MnO2+4KOH+O2=2 K2MnO4+2H2O,为使二氧化锰能被充分氧化,工业上不断搅拌,使反应物与O2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2MnO2+4KOH+O2=2 K2MnO4+2H2O;使反应物与O2充分接触;
②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生成高锰酸钾和氢气,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 K2MnO4+2H2O═KMnO4+2KOH+H2↑,
故答案为:2 K2MnO4+2H2O═KMnO4+2KOH+H2↑;
(4)根据反应MnO2+4HCl+2KI═MnCl2+I2+2KCl+2H2O,I2+2Na2S2O3═2NaI+Na2S4O6可得关系式MnO2~2Na2S2O3,根据题意可知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0.001VL=0.0001Vmol,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0001Vmol×87g/mol×$\frac{1}{2}$=0.00435Vg,则该样品中MnO2含量为$\frac{0.00435Vg}{ag}$×100%=$\frac{0.435V}{a}$%,
故答案为:$\frac{0.435V}{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根据关系式进行化学计算,试题侧重分析能力及推断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纯净的氯气反应 2NaClO2+Cl2═2ClO2+2NaCl
如图1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液体.

(1)仪器P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写出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3)E装置中所盛试剂的作用是用于除去ClO2中未反应的Cl2
(4)F处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图2②(填序号),其中与E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图2d(填接口字母).

(5)以下是尾气吸收装置,能用于吸收多余ClO2气体,并能防止倒吸的装置的是如图3的D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若用100mL 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制备Cl2,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C(填序号).
A.>0.1mol        B.0.1mol    C.<0.1mol        D.无法判断.
(7)ClO2也可由NaClO3在H2SO4溶液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O3-+SO32-+2H+═2ClO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999年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合成了第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核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则这种同位素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84,核内质子数为114,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在100mL a 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100mL b mol/L的NaOH溶液,试讨论a、b关系不同时,溶液中所生成的沉淀质量,填写表格:
 a、b可能的关系生成的沉淀的质量/g 
b≤3a  2.6b 
b≥4a0
3a<b<4a31.2a-7.8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乙酰苯胺作为一种常用药,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实验室制备乙酰苯胺时,可以用苯胺与乙酸酐或与冰醋酸加热来制取,苯胺与乙酸酐的反应速率远大于与冰醋酸反应的速率.
已知:
名称式量性状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
苯胺93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还原性1.02184.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
乙酰苯胺135白色晶体1.22304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实验步骤:
①取5.0mL 苯胺(密度1.04g/mL),倒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在旋摇下分批加入6.0mL乙酸酐(密度1.08g/mL),搅拌均匀.若有结块现象产生,用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再充分搅拌;
②反应完全后,及时把反应混合物转移到烧杯中,冷却后,抽滤(用于分离粒径较细的沉淀与溶剂,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加快过滤速度),洗涤,得粗乙酰苯胺固体;
③将粗产品转移至15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配制成80℃的饱和溶液,再加入过量20%的水.稍冷后,加半匙活性炭,搅拌下将溶液煮沸3~5min,过滤Ⅰ,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冷却结晶,过滤Ⅱ、洗涤、晾干得乙酰苯胺纯品.
(1)苯胺与乙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2)步骤②洗涤粗产品时,选用的溶剂是B.
A.热水                     B.冷水
C.1:3的乙醇溶液           D.滤液
(3)步骤③两次用到过滤,其中过滤Ⅰ选择趁热过滤,是为了除去吸附有色物质的活性炭,为加快过滤速度,可采用右图所示的抽滤装置,这样做的优点是快速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防止过滤太慢温度降低导致其他产物析出,影响产率.
(4)配制热溶液时,加入过量溶剂的作用是AB.
A.防止后续过程中,溶剂损失可能产生的产物析出
B.防止后续过程中,温度降低可能产生的产物析出
C.除去活性炭未吸附完全的有色杂质
(5)步骤③中以下哪些操作不能提高产率C.
①配制成饱和溶液后,加入过量20%的溶剂;
②趁热过滤近沸溶液;
③过滤Ⅰ时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
④加活性炭吸附;
⑤过滤Ⅱ时的洗涤选用热水代替冷水洗涤固体.
A.①④⑤B.①④C.④⑤D.②④⑤
(6)步骤③最后测得纯乙酰苯胺固体6.75g,该实验的产率为89%(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时观察到A中反应液微沸并充满红棕色的蒸气,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为放热反应,溴易挥发.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液溴,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的溴蒸气.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出现现象则能证明溶液变为红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预防碘缺乏症,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mg碘酸钾.碘酸钾晶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能跟某些还原剂反应生成碘;在碱性溶液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等更强的氧化剂氧化为更高价的碘的含氧酸盐.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ⅦA族;
(2)碘、氯酸钾、水混合反应时,若两种还原产物所得电子的数目相同,请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3)混合反应后,用稀酸酸化的作用是促进氯气从反应混合物中逸出,在稀盐酸和稀硝酸中不能选用的酸是稀盐酸,理由是盐酸能还原已生成的碘酸氢钾;
(4)试剂X的化学式为KOH,写出用试剂X调pH的化学方程式KH(IO32+KOH=2KIO3+H2O;
(5)如果省略“酸化”、“逐氯”、“结晶①、过滤”这三步操作,直接用试剂X调整反应混合物的pH,对生产碘酸钾有什么影响?反应产生的氯气跟KOH反应生成KClO,KClO能将KIO3氧化成KIO4从而不能得到碘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KMnO4.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②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Mn(OH)2Fe(OH)2Fe(OH)3 Cu(OH)2
 开始沉定时 8.3 7.6 2.7 6.7
 完全沉淀时 9.8 9.6 3.7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滤渣1的一种工业用途:建筑材料.实验室模拟该流程过程中,洗涤滤渣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沉淀放在过滤器中,水浸没沉淀自然流下,重复2~3次.
(2)试剂a最好选用B(填选项字母).
A.氯水    B.高锰酸钾
C.次氯酸钠    D.浓盐酸
(3)试剂b可选用CD(填选项字母).
A.氨水    B.稀硫酸    C.碳酸锰    D.Mn(OH)2    E.NaOH
(4)试剂c为MnS,写出滤液2中加入MnS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S+Cu2+=Mn2++CuS
(5)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锰和硫酸钾混合溶液的方法可以制取高锰酸钾,写出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Mn2+-5e-+4H2O=8H++MnO4-.工业上用硫酸溶解碳酸锰,而不用盐酸溶解,其原因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有毒气体氯气.
(6)KMnO4是一种常用的滴定试剂,某同学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滤液1中Fe2+的含量.滴定过程中,每次均量取25.00mL的滤液1置于锥形瓶中,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掉0.1000mol/L的KMnO4溶液20.00mL,则滤液1中Fe2+的浓度为22.4g/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H=-Q kJ•mol-1(Q>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N2(g)和 3mol H2(g)具有的能量之和低于 2 mol NH3(g)具有的能量
B.将 1mol N2(g)和 3mol H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 Q kJ 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Q 值减小
D.将一定量 N2、H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 Q kJ,则此过程中有 3mol H2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