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Na2O→NaOHB.Fe→FeCl2C.CuO→CuD.H2O2→H2O

分析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而被还原,如题中物质被氧化,则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Na2O→NaOH,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Fe→FeCl2,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正确;
C.CuO→Cu,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C错误;
D.H2O2→H2O,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但是H2O2自身分解,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不需要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类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六种元素,X、Y、Z、W、Q、R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与Y元素相邻,与X元素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Y元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它的单质和氧化物都是强氧化剂,都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X位于周期表的0族,写出实验室制备Y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H2O.
(2)Y、Z、W三个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写出Y、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Al(OH)3═Al3++3H2O、H++OH-═H2O、Al(OH)3+OH-═AlO2-+2H2O
(3)Q、R两元素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在水中不存在,与水作用使水溶液呈碱性,R形成单质的电子式为,W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3N.它们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4)在一定温度下,R、Q形成的化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2R2Q3(g)?4RQ(g)+Q2(g);反应到达平衡后,若恒容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氦气,则R2Q3的转化率不变,若在恒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氦气,则R2Q3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苯及苯的同系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甲苯的硝化反应可以制得TNT炸药
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可以用KMnO4酸性溶液进行鉴别
C.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
D.煤焦油中含有苯和甲苯,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大米属于(  )
A.中性食品B.碱性食品C.弱碱性食品D.酸性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溶液与20mL1 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0 mL 1mol•L-1Mg(NO32 溶液B.5 mL 0.8mol•L-1 Al(NO33溶液
C.10 mL 2mol•L-1AgNO3溶液D.10 mL 0.5mol•L-1 Cu(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质量:Na2CO3>NaHCO3
D.Na2CO3 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xR++yH++O2═mR2++n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中,m 的值是多少(  )
A.2xB.4C.2y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现将1molN2(g)、3molH2(g)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下进行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NH3的体积分数为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放出9.24kJ热量,则H2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混合气体密度为d,混合气体压强为p,三者关系如图乙
C.如图丙所示,容器I和II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φ,则容器I放出热量与容器II吸收热量之和为92.4kJ
D.若起始加入物料为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丁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将HI(g)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变化:
2HI(g)?H2(g)+I2(g)△H<0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H}_{2})•c({I}_{2})}{{c}^{2}(HI)}$,则H2(g)+I2(g)?2HI(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1=$\frac{1}{K}$(用K表示).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I2)=0.5mol/L,c(HI)=4mol/L,则c(H2)为,HI的分解率为20%.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HI)不变
C.c(I2)=c(H2
D.v(HI)=v(H2
(4)若该反应800℃时达到平衡状态,且平衡常数为1.0,某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溶度分别为c(HI)=2.0mol/L,c(I2)=1.0mol/L,c(H2)=1.0mol/L,则该时刻,反应向正向(填“正向”或“逆向”,下同)进行,若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