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 AII AIII AIV AV AVI AVII A0
2CNONe
3NaMgAlSiSCl
(1)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Ne;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填名称);
(3)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Si;
(4)Mg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O和S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S;
(6)CH4和NH3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NH3(或氨气);
(7)新制氯水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HClO(填“HCl”或“HCIO”);
(8)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两性氢氧化物是    Al(OH)3(填化学式);
(9)某烃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结构简式为  ,常用作有机溶剂.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C6H6  ,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12:1(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分析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2)依据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解答;
(3)依据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解答;
(4)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由内到外依次容纳2,8,2个电子;
(5)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6)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从左到右,稳定性依次增强;
(7)依据次氯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解答;
(8)依据同周期金属元素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解答;两性氢氧化物是指能与酸、碱反应,产物都只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9)依据键线式结构表示方法判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据此书写分子式,计算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之比.

解答 解:(1)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故答案为:Ne;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等,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故答案为:氧;
(3)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故答案为:Si;
(4)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由内到外依次容纳2,8,2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5)氧与硫属于同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硫在氧的下方,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
故答案为:S;
(6)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从左到右,稳定性依次增强,N位于C右边,所以氨气稳定性强于甲烷;
故答案为:NH3
(67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故答案为:HClO;
(8)钠、镁、铝为与同周期,同周期金属元素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所以三种金属中氢氧化钠碱性最强;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都只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故答案为:NaOH  Al(OH)3
(9)中含有6个碳原子,依据碳原子四价键理论可知,每个碳原子都连有1个氢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6H6,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6×12g/mol:1g/mol×6=12:1;
故答案为:C6H6;12: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明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甲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解质为K3[Fe(CN)6]和K4[Fe(CN)6]的混合溶液,将甲装置和乙装置相连实现铁件上镀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K+移向电极a
B.电极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Fe(CN)64--e-═Fe(CN)63-
C.Cu电极应与Y相连接,发生氧化反应
D.工作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装置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均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B.生活中常见金属镁、铝、铁、铜等均能通过热还原法冶炼
C.胶体具有介稳性,是因为同种胶体粒子的运动有规律,即布朗运动
D.由于2NO+2CO?2CO2+N2的△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现有4g氢氧化钠恰好与100mL的盐酸完全反应,试计算(写计算过程)
(1)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机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个吸收峰的是(  )
A.CH3CH2CH3B.CH3CH2CH2CH3C.CH3COCH2CH3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将4.6g金属钠放入足量水中,最后得到500mL溶液,计算:
(1)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滴定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法.
(一)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红色突变为无色(填写颜色变化),并半分钟内不恢复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填字母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二)KMnO4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四氯化硅粗产品经精馏后,得到的残留物中常含有铁元素,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
(4)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否(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高锰酸钾溶液有颜色,故不需其他指示剂;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雾霾”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环境问题.雾霾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尾气治理可用汽油中挥发出来的烃类物质
(CxHy)催化还原尾气中的NO气体,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CxHy+(8x+2y)NO=4XCO2+(4x+y)N2+2yH2O.
(2)冬季燃煤供暖产生的废气也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经研究发现将煤炭在$\frac{{O}_{2}}{C{O}_{2}}$的气氛下燃烧,能够降低燃煤时NO的排放,主要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2NO(g)+2CO(g)?N2(g)+2CO2 (g)△H
已知:
①N2(g)+O2(g)?2NO(g)△H1=+180.5kJ•mol-1
②2CO(g)?2C(s)+O2(g)△H2=+221kJ•mol-1
 ③C(s)+O2(g)?CO2(g)△H3=-393.5kJ•mol-1
则△H=-746.5kJ•mol-1
(3)某研究小组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得到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其中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如图一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a表示阳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A-E分别代表生产中的原料或产品.其中C为硫酸,则A表示NaOH溶液.E表示氢气.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32--2e-+H2O=2H++SO42-
(4)SO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可制取硫酸,其中SO2发生催化氧化的
反应为:2SO2(g)+O2(g)?2SO3(g).若在T1℃、0.1MPa条件下,往一密闭容器通入SO2和O2[其中n(SO2):n(O2)=2:1],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间如图二所示.
①图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为45%.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T2℃时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刻C点的正反应
速率vc(正)与A点的逆反应速率vc (逆)的大小关系为vc(正)>vc (逆) (填“>”、“<”或“=”)
③图中B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筑要使用大量的沙,常使用内陆河的河沙及海洋的海沙
B.含次氯酸盐的漂白粉与含盐酸的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
C.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和原理不相同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