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分析 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 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

解答 解:A.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金刚石能量高,故C错误;
D.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以及涉及到的能量变化,注意能量低的物质更稳定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AlCl3B.CuSO4、BaCl2C.NaAlO2、HClD.MgCl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A、B、C、D、E 5种元素,且这些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
又知:
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原子M层上的电子比K层上多5个;
②常温下B2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C的单质在B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可生成B2
④D的单质在B2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B2,D在DB2中的质量分数为50%.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C、BO、CNa、DS、ECl.
(2)F和A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①丙烷,②正丁烷,③正戊烷,按沸点的高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在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中D的原子半径最大;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B.D和A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型的离子化合物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A
D.C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转化电的装置.一般来说,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或到电的非金属是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实际测量中常用的银电量计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NO3-+e-=NO2↑+H2O
B.已知每摩尔电子的电量为96 500 C,若反应进行10分钟,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值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的平均电流约为9.65A
C.若要测定电解精炼铜时通过的电量,可将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精铜电极相连
D.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若没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A.H2O2B.羟基:C.甲基:D.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CDE(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坩埚  B.坩埚钳  C.三脚架  D.泥三角E.酒精灯
(2)过程②中充入足量Cl2的目的是将I-全部氧化为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苯(只填一种).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不时旋开活塞放气,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平衡压力便于液体流出;
b.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漏斗上口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5)若要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可以取样加入淀粉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有3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