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物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元素A基态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C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代数和等于0,元素D位于周期表ⅥB族。
(1)判断离子AB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元素A、C形成的化合物熔点高,但比B、C形成的化合物熔点低,其原因是 。
(3)在A的氢化物(A2H4)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4)元素B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录音磁带上,
其晶胞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向D的氯化物D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可形成配合Cl
①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1 mol该配合物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________。
(6) D元素以D2O的形式存在于酸性废水中,常用FeSO4将其还原为D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 黄铜矿 | 斑铜矿 | 辉铜矿 | 孔雀石 |
主要成分 | CuFeS2 | Cu5FeS4 | Cu2S | CuCO3·Cu(OH)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
(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判断 |
A |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 Ⅰ对;Ⅱ对;有 |
B |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 Ⅰ对;Ⅱ对;有 |
C | 铁比铜活泼 | 铆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 Ⅰ对;Ⅱ对;有 |
D. |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 Ⅰ错;Ⅱ对;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 H2SO4溶液
B.18 mol·L-1 H2SO4溶液
C.6 mol·L-1 KOH溶液
D.3 mol·L-1 H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 | Cu2+、Ba2+、Cl﹣、SO42﹣ | B. | Na+、Ba2+、Cl﹣、NO3﹣ |
| C. | Mg2+、K+、Cl﹣、NO3﹣ | D. | Na+、K+、NO3﹣、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