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 )
| A. |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SCN﹣ |
| B. | pH为1的溶液:Cu2+、Na+、Mg2+、NO3﹣ |
| C. |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
| D. | 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 |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示酸性,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共存;
B、pH=1的溶液显示酸性,其中有氢离子;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是碱性的;
D、碳酸根和铝离子之间会发生双水解反应.
解答:
解:A、Fe3+和SCN﹣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而不共存,故A错误;
B、pH=1的溶液中有氢离子,Cu2+、Na+、Mg2+、NO3﹣均不能和氢离子反应,故B正确;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是碱性的,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HCO3﹣均不能共存,故C错误;
D、碳酸根和铝离子之间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此类题时,首先查看溶液的酸性或是碱性环境,然后再看离子之间是否会反应,只要会反应,就不能共存,实际考查离子反应的条件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和CrO
,它们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害,其中还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CrOCr2O
Cr3+
Cr(OH)3↓
其中第①步中存在平衡:2CrO(黄色)+2H+
Cr2O
(橙色)+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当2v(Cr2O)=v(CrO
)时,达到了平衡状态
B、对于上述平衡,加入适量稀硫酸后,溶液颜色变黄色,则有利于CrO的生成
C、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9
D、第②步中,还原0.1 mol Cr2O需要91.2 g 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 )
A.1∶9 B.1∶1 C.1∶2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3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
| A. | 0.15mol•L﹣1 | B. | 0.2mol•L﹣1 | C. | 0.4mol•L﹣1 | D. | 0.6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4mol H2O,一段时间后反应CO(g)+H2O(g)⇌CO2(g)+H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后c[CO2]=1.8mol•L﹣1,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 A. | 27 | B. | 36 | C. | 54 | D. | 8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OH滴定pH相同、体积相同的H2SO4、HCl、CH3COOH三种溶液,恰好中和时,所用相同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
| A. | V1>V2>V3 | B. | V1<V2<V3 | C. | V1=V2>V3 | D. | V1=V2<V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反应4NH3+5O2=4NO+6H2O,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其关系正确的是( )
| A. | 4v(NH3)=5(O2) | B. | 4v(NH3)=5v(H2O) | C. | 4(O2)=5v(NO) | D. | 4v(NH3)=5v(N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
B.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 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 除去氯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