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冷却、过滤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②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滤液含Cl- |
③ |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 | 熔点为122.4℃ |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分析 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图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苯甲酸能溶于水,甲苯不溶于水,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根据实验目的知,从而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含有甲苯、水相中含有苯甲酸,有机相中的甲苯采用蒸馏方法得到无色液体A,A是甲苯,将水相盐酸酸化再蒸发浓缩,根据苯甲酸的溶解度知,得到的固体B是苯甲酸,
(1)依据流程分析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2)依据分离试剂和过程可知,有机相中主要是为反应的甲苯,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产物和流程中分离步骤分析,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依据苯甲酸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先检验苯甲酸的检验再检验氯化钾的存在.
解答 解: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图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苯甲酸能溶于水,甲苯不溶于水,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根据实验目的知,从而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含有甲苯、水相中含有苯甲酸,有机相中的甲苯采用蒸馏方法得到无色液体A,A是甲苯,将水相盐酸酸化再蒸发浓缩,根据苯甲酸的溶解度知,得到的固体B是苯甲酸,
(1)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所以操作Ⅰ是分离出有机相甲苯,用分液方法得到;操作Ⅱ是蒸馏的方法控制甲苯沸点得到纯净的甲苯液体,
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2)依据流程和推断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检验试剂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故答案为:甲苯;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3)通过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氯化钾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利用苯甲酸的溶解度特征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离混合物,得到晶体后通过测定熔点判断是否为苯甲酸;
故答案为:
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②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滤液含有Cl- |
③ |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 | 熔点为122.4℃ |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分析判断,物质分离条件,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的理解应用,物质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步骤、试剂,样品纯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总数 | B. | 质子总数 | C. | 电子总数 | D. | 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 |
B. | 1mol该物质可与4molBr2反应 | |
C. | 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OH反应 | |
D. | 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8的溶液:K+、Fe3+、NO3-、Cl- | |
B. | 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a+、SO42-、Cl- | |
C. | 含FeCl3的溶液:K+、NH4+、I-、SCN- | |
D. | c(OH-)=1×10-13 mol•L-1的溶液:NH4+、Na+、Si32-、CH3CO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n(A) | 2.00 | 1.90 | 1.82 | 1.76 | 1.64 | 1.54 | 1.50 | 1.50 | 1.50 |
n(B) | 1.00 | 0.95 | 0.91 | 0.88 | 0.82 | 0.77 | 0.75 | 0.75 | 0.75 |
n(C) | 0 | 0.10 | 0.18 | 0.24 | 0.36 | 0.46 | 0.50 | 0.50 | 0.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Y、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既有离子键 | |
B. | X和Z、M和Y、Z和W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 |
C. | Y、Z、W、M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Y>Z>M>W | |
D. | W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低于M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NA个氮原子的氮气的体积约为11.2L | |
B. | 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C. | 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D. | 常温常压下,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