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苯甲酸广泛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分液,操作Ⅱ为蒸馏.
(2)无色液体A是甲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为$\frac{2.4×10{\;}^{-3}mol×4×122g/mol}{1.22g}$,计算结果为96%(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分析 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图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苯甲酸能溶于水,甲苯不溶于水,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根据实验目的知,从而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含有甲苯、水相中含有苯甲酸,有机相中的甲苯采用蒸馏方法得到无色液体A,A是甲苯,将水相盐酸酸化再蒸发浓缩,根据苯甲酸的溶解度知,得到的固体B是苯甲酸,
(1)依据流程分析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2)依据分离试剂和过程可知,有机相中主要是为反应的甲苯,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产物和流程中分离步骤分析,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依据苯甲酸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先检验苯甲酸的检验再检验氯化钾的存在.

解答 解: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图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苯甲酸能溶于水,甲苯不溶于水,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根据实验目的知,从而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含有甲苯、水相中含有苯甲酸,有机相中的甲苯采用蒸馏方法得到无色液体A,A是甲苯,将水相盐酸酸化再蒸发浓缩,根据苯甲酸的溶解度知,得到的固体B是苯甲酸,
(1)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所以操作Ⅰ是分离出有机相甲苯,用分液方法得到;操作Ⅱ是蒸馏的方法控制甲苯沸点得到纯净的甲苯液体,
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2)依据流程和推断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检验试剂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故答案为:甲苯;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3)通过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氯化钾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利用苯甲酸的溶解度特征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离混合物,得到晶体后通过测定熔点判断是否为苯甲酸;
故答案为: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有Cl-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熔点为122.4℃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氢氧化钾1:1反应,所以物质的量相同,注意溶液体积变化计算样品中 苯甲酸的物质的量,计算质量分数;样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frac{2.4×10{\;}^{-3}mol×4×122g/mol}{1.22g}$×100%=96%;
故答案为:$\frac{2.4×10{\;}^{-3}mol×4×122g/mol}{1.22g}$×100%;96%.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分析判断,物质分离条件,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的理解应用,物质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步骤、试剂,样品纯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两个体积相等的容器,一个盛有C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电子总数D.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结构为: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B.1mol该物质可与4molBr2反应
C.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OH反应
D.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8的溶液:K+、Fe3+、NO3-、Cl-
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a+、SO42-、Cl-
C.含FeCl3的溶液:K+、NH4+、I-、SCN-
D.c(OH-)=1×10-13 mol•L-1的溶液:NH4+、Na+、Si32-、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_{△}^{催化剂}$2C(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A、B、C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n(A)2.001.901.821.761.641.541.501.501.50
n(B)1.000.950.910.880.820.770.750.750.75
n(C)00.100.180.240.360.460.500.500.5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正反应△H<(填“大于”或“小于”)0.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再变化    (D)v(A)=v(A)=0
(3)t°C时,在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加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2图:该温度下,反应进行到1分钟时B物质的量为0.5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玻璃和水泥用的相同原料是石灰石,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玻璃制取时的化学方程式: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X、Y、Z、W、M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X和W同主族,W原子的电子数等于Y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2-和M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既有离子键
B.X和Z、M和Y、Z和W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C.Y、Z、W、M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Y>Z>M>W
D.W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低于M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下列各组物质 ①O2和O312C和14C③CH3CH2CH2CH3 和 (CH32CHCH3  ④乙烷和丁烷 ⑤CH3CH2CH2CH(C2H5)CH3 和 CH3CH2CH2CH(CH3)C2H5 其中互为同系物的是④(填编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互为同位素的是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是同一种物质的是⑤.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CH2═CH2+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Cl属于加成反应.
②由苯制取溴苯:C6H6+Br2$\stackrel{Fe}{→}$C6H5Br+HBr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氮原子的氮气的体积约为11.2L
B.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