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二元化合物甲有刺鼻气味,极易被水和酸吸收,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将3.2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和4.48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已知甲分子内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工业上用尿素[CO(NH22]投料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NaClO与NaOH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制得甲,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钠等物质.
(1)写出甲的分子式N2H4
(2)适量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上述混合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2OH-=ClO-+Cl-+H2O.
(3)工业上常用甲使锅炉内壁的铁锈转化为结构较致密的磁性氧化铁(Fe3O4),以减慢锅炉内壁的锈蚀.其化学方程式为N2H4+6Fe2O3=N2↑+4Fe3O4+2H2O.

分析 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和4.48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甲中含有H元素,工业上用尿素[CO(NH22]投料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NaClO与NaOH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制得甲,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钠等物质,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甲中含有N元素,综上可知,甲中含有N和H两种元素,n(H2)=$\frac{4.48L}{22.4L/mol}$=0.2mol,则m(H)=0.2mol×2×1g/mol=0.4g,则3.20g甲中含有m(N)=3.20g-0.4g=2.8g,n(N)=$\frac{2.8g}{14g/mol}$=0.2mol,所以n(N):n(H)=0.2mol:0.4mol=1:2,甲分子内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可知甲为N2H4,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和4.48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甲中含有H元素,工业上用尿素[CO(NH22]投料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NaClO与NaOH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制得甲,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钠等物质,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甲中含有N元素,综上可知,甲中含有N和H两种元素,n(H2)=$\frac{4.48L}{22.4L/mol}$=0.2mol,则m(H)=0.2mol×2×1g/mol=0.4g,则3.20g甲中含有m(N)=3.20g-0.4g=2.8g,n(N)=$\frac{2.8g}{14g/mol}$=0.2mol,所以n(N):n(H)=0.2mol:0.4mol=1:2,甲分子内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可知甲的分子式为N2H4
故答案为:N2H4
(2)适量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上述混合溶液,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2OH-=ClO-+Cl-+H2O,
故答案为:Cl2+2OH-=ClO-+Cl-+H2O;
(3)工业上常用甲使锅炉内壁的铁锈转化为结构较致密的磁性氧化铁(Fe3O4),以减慢锅炉内壁的锈蚀,Fe元素化合价降低,则N元素被氧化生成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N2H4+6Fe2O3=N2↑+4Fe3O4+2H2O,
故答案为:N2H4+6Fe2O3=N2↑+4Fe3O4+2H2O.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属于计算型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及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 液面低于刻度线 浓度一定偏高
 B 燃着的镁条深入盛CO2的集气瓶中 镁条继续燃烧 镁有比较强的还原性
 C 分别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Cl2或通入SO2 酸性KMnO4溶液颜色均褪去 Fe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漂白性
 D 过量Fe粉加入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Fe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转动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D.C的百分含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D


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食用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可制造全降解塑料,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药皂中的少量苯酚,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由下列反应式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NH3+H3O+═NH${\;}_{4}^{+}$+H2O:NH3结合H+的能力比H2O强
B.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
C.HClO+SO2+H2O═HCl+H2SO4:酸性 HClO>H2SO4
D.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查阅资料发现: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和一些性质稳定的不溶性杂质)可制取KMnO4晶体,其反应原理:
2MnO2+4KOH+O2 $\frac{\underline{\;熔融\;}}{\;}$ 2K2MnO4+2H2O
3MnO42-+4H+═2MnO4-+MnO2+2H2O
实验室用软锰矿制备KMnO4晶体的实验步骤:将软锰矿与固体KOH在高温下通入O2共熔,充分反应;冷却,加蒸馏水溶解,滤去残渣,将滤液用硫酸酸化,滤去MnO2沉淀;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或冷却,加硫酸溶解,过滤去残渣和MnO2沉淀;加热浓缩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实验中供选用的其它药品:硫酸溶液、盐酸溶液、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市售乙醛通常为40%左右的乙醛溶液.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C2H4O)n$\underset{\stackrel{{H}^{+}}{→}}{\;}$n(C2H4O).
(1)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离操作名称为分液.
(2)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下层水溶液,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部分乙醛已被氧化.
(3)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放的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液,锥形瓶中是蒸馏水.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使加合物冷凝回流到烧瓶内,冷凝水的进口是b(填“a”或“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出现气泡,从下到上升至液面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说明乙醛具有易溶于水的性质,当观察到导气管中气流很小时,必要的操作是及时撤去导管,目的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生成的还原产物是Fe2+(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 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BD(双选,填序号).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BF(双选,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一个是方案①,原因是因为A的溶液中含有SO2,SO2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
(6)上述装置中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碳素墨水是一种以炭黑为颜料的黑色墨水,签署需要长时间保存的重要文件时,通常要求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利用了碳的(  )
A.导电性B.水溶性C.氧化性D.化学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