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实验室用溴化钠、浓硫酸和醇制备溴乙烷(CH3CH2Br)和1-溴丁烷(CH3CH2CH2CH2Br)的反应原理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CH3CH2OH+HBr?CH3CH2Br+H2O
CH3CH2CH2CH2OH+HBr?CH3CH2CH2CH2Br+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
密度/g•cm-30.78931.46040.80981.2758
沸点/℃78.538.4117.2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防止溴离子被浓硫酸氧化为溴单质.(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温度计     d.普通漏斗
(2)制备实验中常采用80%的硫酸而不用98%的浓硫酸,其主要原因是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防止溴离子被浓硫酸氧化为溴单质.
(3)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提高乙醇的转化率,提高溴乙烷的产率等);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1-溴丁烷的沸点和正丁醇相差较小,正丁醇会随1-溴丁烷同时蒸出.
(4)将制得的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NaHSO3溶液和水,振荡、静置后,
1-溴丁烷在下层(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加入NaHS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产物中杂质溴.
(5)将实验(4)所得的1-溴丁烷粗产品干燥后,进行蒸馏操作,即可得到纯净的1-溴丁烷.
(6)某实验小组在制取1-溴丁烷的实验中所取1-丁醇(CH3CH2CH2CH2OH)7.4g.NaBr13.0g,最终制得1-溴丁烷9.6g,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70%.(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分析 (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普通漏斗;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易发生消去反应,浓硫酸溶解溶液温度升高易使溴化氢挥发,据此解答即可;
(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原因;根据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的沸点大小判断;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易发生消去反应,浓硫酸溶解溶液温度升高易使溴化氢挥发;根据NaHSO3溶液具有还原性,溴单质具有氧化性回答;
(5)从有机混合物中获取有机物,可以采取蒸馏的方法;
(6)依据化学方程式分析1-丁醇、NaBr反应情况,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1-溴丁烷质量,依据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计算得到.

解答 解:(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需要圆底烧瓶作反应器,产物需要蒸馏,需要量筒量取液体,而漏斗一般在过滤实验中需要,因此最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漏斗,故选d,
故答案为:d;
(2)浓硫酸和1-丁醇反应发生副反应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稀释后不能发生类似反应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稀释浓硫酸后能减少Br2的生成;反应需要溴化氢和1-丁醇反应,浓硫酸溶解溶液温度升高,使溴化氢挥发,稀释后减少HBr的挥发,
故答案为: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防止溴离子被浓硫酸氧化为溴单质;
(3)根据题给信息知,乙醇和溴乙烷的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可以使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而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
故答案为: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提高乙醇的转化率,提高溴乙烷的产率等);1-溴丁烷的沸点和正丁醇相差较小,正丁醇会随1-溴丁烷同时蒸出;
(4)1-溴丁烷和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所以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下层,溴单质和NaHSO3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除去溴单质,
故答案为:下层;除去产物中杂质溴;
(5)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蒸馏;
(6)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g、13.0g,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判断反应情况:
CH3CH2CH2CH2OH+NaBr+H2SO4$\stackrel{△}{→}$CH3CH2CH2CH2Br+NaHSO4+H2O
74             103
7.4g           10.3g
溴化钠过量,则1-丁醇全部反应生成1-溴丁烷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0.1mol×137g/mol=13.7g,
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g 1-溴丁烷,产率=$\frac{9.6g}{13.7g}$×100%=70%,
故答案为:7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1-溴丁烷的制取实验,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制备方案设计与评价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做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C.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D.反应中当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Ⅱ所示.

(1)图Ⅰ、Ⅱ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与实验Ⅰ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D.
A.Ⅱ比Ⅰ复杂             B.Ⅱ比Ⅰ安全
C.Ⅱ比Ⅰ难操作           D.Ⅱ可以做到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而Ⅰ不行
(2)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应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NaHCO3
(3)某同学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条件,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frac{53}{31}({m}_{1}-{m}_{2})$.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各组有机物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H2CH2OH和CH3-O-CH2CH3B.
C.和CH3(CH22CHO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
负极反应:Mg-2e-=Mg2+;正极反应:2NH4++2e-=NH3↑+H2↑.
(3)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2H2O+SO2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硫酸被消耗,且产物有水生成,所以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会停止.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AD(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某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E(填写字母编号).其中计算结果余酸物质的量浓度比实际偏高的是C(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已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若A项不可行,请写出改进的方法:A产生的气体先经浓硫酸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若A项可行则该空写“不用改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了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类似于CO2与Na2O2的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移开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试管口,未见木条复燃,甲同学因此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请按甲同学的观点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Na2O2=Na2SO4
(2)乙同学认为无论反应原理如何,最终都有O2产生,乙同学的理由是A中生成的S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按照乙同学的观点,该装置需做的改进是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假设Na2O2完全反应,反应后B装置中固体生成物可能是:①Na2SO3;②Na2SO4;③Na2SO3和Na2SO4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完成表:
限选试剂:2mol•L-1 HCl溶液,1mol•L-1 HNO3溶液,1mol•L-1 BaCl溶液,1mol•L-1 Ba(NO32溶液,0.01mol•L-1 KMnO4酸性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B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取少量待测液分别置于Ⅰ、Ⅱ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
步骤2:往Ⅰ试管中加入1mol•L-1盐酸,再滴加1mol•L-1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生成物中含Na2SO4
则证明生成物中含Na2SO4
步骤3:往Ⅱ试管中加入2~3滴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
振荡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证明生成物中有Na2SO3;,
则证明生成物中有Na2SO3;若
若KMnO4溶液紫红色不褪去,
则说明生成物中没有Na2SO3
(4)生成物中亚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①取a g生成物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 0mol•L-1碘水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20.00mL.
②计算:生成物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0.252}{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以TiO2为催化剂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Cl2等.取浓缩后含CN-离子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设其中CN-的浓度为0.2mol•L-1)进行实验.
①写出CNO-在酸性条件下被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②若结果测得CO2的质量为1.408g,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B.1 mol 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D.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