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NaH2PO2为正盐,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NaH2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
A.H3PO4B.Na3PO4C.AgD.Na2HPO2

分析 NaH2PO2为正盐,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P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结合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及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 解:NaH2PO2为正盐,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P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设氧化产物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及电子守恒可知,
4×(1-0)=1×(x-1),
解得x=+5,
由H3PO2+4Ag++2H2O=H3PO4+4Ag+4H+
H2PO2-+4Ag++2H2O=H3PO4+4Ag+3H+
则NaH2PO2对应的氧化产物为H3PO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②1mol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CH32CH-CCl(CH32+NaOH$→_{△}^{乙醇}$(CH32C=C(CH32+NaCl+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2)E的化学名称是对硝基乙苯,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_{△}^{浓硫酸}$ +H2O;
(3)G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1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和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1所选择的试剂为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Fe粉/盐酸;I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pH=1的醋酸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混合前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B.混合前c(CH3COOH)大于c(Na+
C.混合后若c(Na+)=c(CH3COO-),则混合前乙酸体积大
D.分别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放射性原子氡${\;}_{86}^{222}$R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86B.中子数为86C.质子数为136D.核电荷数为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装置甲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一氯甲烷
B.用装置乙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C.用装置丙蒸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
D.用装置丁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稀Na0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B.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之下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即可注入待测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xC(g)+2D(g),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B 0.08molB.x=2
C.A的平衡浓度是1.4mol/L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0.9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最简式是CH,0.1mol A完全燃烧时生成13.44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1)A的结构简式为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A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B;,取代反应.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C.,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
乙醇-117.078.00.79
乙酸16.6117.91.05
乙酸乙酯-83.677.50.90
浓硫酸(98%)-338.0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在大试管中先加4 mL乙醇,再缓慢加入1 mL浓H2SO4,边加边振荡,待冷至室温后,再加4 mL乙酸并摇匀.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BC.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防止反应物随生成物一起大量被蒸出来,导致原料损失,及发生副反应.
(4)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B.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5)浓硫酸的作用是:①催化作用;②吸水作用.
(6)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7)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
(8)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可得出的结论是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