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平衡不发生移动 | 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 |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 D. | NH3的百分含量减小 |
分析 该反应是反应前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应缩小体积,增大了压强,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
解答 解:A、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故A错误;
B、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的百分含量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因素,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 | B. | 除去HCl中的SO2 | ||
C. | 实验室制氨气 | D. | 排水法收集N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40g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57.3KJ | |
B. | 已知C(s)+O2(g)=CO2(g)△H1 C(s)+$\frac{1}{2}{O_2}$(g)=CO(g)△H2 则△H1<△H2 | |
C. | 已知H2(g)+Cl2(g)=2HCl,△H=-184.6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 |
D. | 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 |
B. | 将纳米材料(微粒直径是1nm-100nm)分散到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有丁达尔效应 | |
C. |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将氢氧化铁固体溶于沸水中继续煮沸 | |
D. | 浊液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 |
B. | 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 |
C. | 反应CO(g)+NO2 (g)?CO2 (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 |
D. | 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2O$\frac{\underline{\;\;△\;\;}}{\;}$CO+H2 | B. | H2+CuO$\frac{\underline{\;\;△\;\;}}{\;}$Cu+H2O | ||
C. | Cl2+H2O?HCl+HC1O | D. | 2F2+2H2O=4HF+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Z>Y>X | |
B. | Z与X形成化合物的酸性弱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酸性 | |
C. | 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 |
D. | 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