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请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和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第VIA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H2O(用分子式表示),原因是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2)第二周期元素中,除Be、B、Ne三种元素外,其他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如表1所示,其中E的化学式为CH4;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变化如图a所示,其中h的元素符号为Si.                (表1)
氢化物ABHFDE
沸点/℃131710019.5-33.35-164
(3)第二、第三周期的某些元素能形成单质甲和化合物乙,它们具有图b所示的结构单元,甲和乙的晶体类型相同,甲的某种同素异形体与乙在高温时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的单质和CO.若该反应生成的h的单质含有1mol共价键,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0g.
(4)碳元素的某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该单质的名称为石墨;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多的正六边形,单质与熔融的钾相互作用,形成某种青铜色的物质(其中的元素钾用“●”表示),原子分布如图c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C8

分析 (1)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第VIA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水的沸点最高;
(2)LiH属于离子晶体,其它氢化物属于分子晶体,LiH的沸点最高,而氨气、水、HF分子均存在氢键,沸点均高于甲烷的;
第三周期中Si单质为原子晶体,其熔点最高;
(3)第二、第三周期的某些元素中能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的单质甲和化合物乙,甲和乙的晶体类型相同,且二者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则甲为碳单质(金刚石)、乙为二氧化硅,h为Si,反应生成的Si的单质含有1mol共价键,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Si,每个Si-Si键为1个Si原子提供$\frac{1}{2}$,则生成Si为0.5mol,结合Si原子守恒计算二氧化硅的质量;
(4)碳元素的某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该单质为石墨;
K原子镶嵌在正六边形的中心,该正六边形周围有6个未镶嵌K原子正六边形结构,即镶嵌K原子的正六边形周围连接6个C原子,该碳原子为3个正六边形共有,根据均摊法计算.

解答 解:(1)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第VIA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水的沸点最高,水分子中O原子形成2个O-H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V形,
故答案为:H2O;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V形;
(2)离子晶体的氢化物其沸点最大,所以A是离子晶体,第二周期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氢化物有甲烷、氨气、水和氟化氢,氨气、水和氟化氢中含有氢键,且水是液态,所以这四种氢化物中水的沸点最大,甲烷的沸点最低,故E为CH4
第三周期中Si单质为原子晶体,其熔点最高,故h的元素符号为Si,
故答案为:CH4;Si;
(3)第二、第三周期的某些元素中能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的单质甲和化合物乙,甲和乙的晶体类型相同,且二者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则甲为碳单质(金刚石)、乙为二氧化硅,h为Si,反应生成的Si的单质含有1mol共价键,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Si,每个Si-Si键为1个Si原子提供$\frac{1}{2}$,则生成Si为0.5mol,结合Si原子守恒,参加反应二氧化硅的质量为0.5mol×60g/mol=30g,
故答案为:30;
(5)碳元素的某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该单质为石墨;
K原子镶嵌在正六边形的中心,该正六边形周围有6个未镶嵌K原子正六边形结构,即镶嵌K原子的正六边形周围连接6个C原子,该碳原子为3个正六边形共有,故结构中K原子与C原子数目之比为1:(6+6×$\frac{1}{3}$)=8,故化学式为KC8
故答案为:石墨;KC8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晶体类型与熔沸点关系、元素化合物推断、晶胞计算等,(5)中的关键是寻找重复结构单元,可以用黑色球构成的正三角形解答更简单,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Na2S2O3可做分析试剂.它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Na2S2O3•5H2O的制备
Ⅰ实验原理:Na2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Ⅱ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Ⅲ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1所示加入试剂,其中装置B和D中加的是NaOH溶液,装置 C中的硫粉应事先研细并用乙醇润湿,否则会影响降低反应速率.
(2)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
(3)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采取该措施的理由是防止SO2过量,溶液呈现酸性,导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4)将C中的混合液过滤,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可得粗产品Na2S2O3•5H2O.
IV 产品检测:
(5)粗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二】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
含氯消毒剂给自来水消毒后有余氯.测定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方案如下:在250ml碘量瓶中(或具塞锥形瓶中)放置0.5g碘化钾,加10ml稀硫酸,准确量取流动水样100ml(打开自来水龙头,待水流数十秒后再取水样)置于碘量瓶,迅速塞上塞摇动,见水样呈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变蓝,则说明水样中有余氯.再以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呈无色透明溶液,记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O3═2NaI+Na2S4O6
(6)若该自来水是以漂白粉消毒,能说明水样中有余氯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Cl-+I2+H2O.
(7)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V mL,该次实验测得自来水样品中余氯量(以游离Cl2计算)为355CVm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塞上塞摇动”动作不够迅速,则测得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mol/L的NaCl溶液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为500mL)、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EF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NaCl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25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溶解均匀
C.将已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A,;偏小的有BC无影响的有D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下来时溶液体积变小,则浓度会变大;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倒掉溶液,洗涤容量瓶,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Fe2O3与H2反应会因温度不同而可能生成Fe3O4.某兴趣小组在用H2还原Fe2O3的实验中,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为探究X的组成,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认为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附,因此X是铁.但乙同学不同意他的结论,原因是Fe3O4也能被磁铁吸咐,故不能由此确定X就是铁单质.
(2)乙同学先将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装有足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振荡,固体部分溶解,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过滤;然后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出现红色.通过现象分析,丙同学得出X的组成是Fe和Fe3O4
①滴加KSCN溶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存在Fe3+,确认Fe3O4的存在.
②若将粉末X直接加入盐酸中,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则不出现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Fe3+=3Fe2+
(3)丁同学的实验方案:2.88gX$→_{搅拌}^{足量盐酸}$溶液Y$→_{足量氨水}^{足量H_{2}O_{2}操作Z}$沉淀$\stackrel{烧灼}{→}$3.2g红棕色固体
操作Z是过滤、洗涤.通过以上数据,得出2.88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n(Fe3O4)=0.01mol、n(Fe)=0.01mol.
(4)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6H2O=4Fe(OH)3+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相同条件下,单质的密度逐渐变小D.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铝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请完成下列问题.
(1)铝原子核外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最多有7个,与铝同族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1
(2)LiAlH4是一种特殊的还原剂,可将羧基直接还原成醇.

CH3COOH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7:1.
(3)工业上可用Al2O3、N2、C在高温下制备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其晶胞如图1(与金刚石相似).
①晶胞中N原子配位数为4,该晶胞中含有4个Al原子.
②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
(4)AlCl3在183℃开始升华,溶于水、乙醚等,其二聚物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Al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在图中用“→”标出分子中的配位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其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mL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H2O2+□H+═□Mn2++□H2O+□□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frac{17cV}{200ρ}$×100%.
(5)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BC.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①⑤⑥,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的是②,违反洪特规则的是③④.
①Ca2+:1s22s22p63s23p6   
②F-:1s22s23p6

④Cr:1s22s22p63s23p63d44s2  
⑤Fe:1s22s22p63s23p63d64s2
⑥Mg2+:1s22s22p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几滴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向试管内加入KI溶液若生成黄色沉淀,则证明KSP(AgCl)>KSP(AgI)
B.Na2CO3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无气泡生成,说明Ka:H2CO3>H3BO3
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和NaClO阴离子的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D.若弱酸的酸性H2A>H2B>HA->HB-,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2A、Na2B溶液中,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