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环境问题 |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
A | 酸雨 | 二氧化硫 |
B | 温室效应 | 二氧化碳 |
C | 白色污染 | 二氧化硅 |
D | 光化学烟雾 | 二氧化氮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
B.A1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 |
D.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我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物质,其中很多物质是通过工业生产而得到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用水是来自于自来水公司的管道水,其来源有两个: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中往往含有悬浮物和胶体,自来水厂需要对地表水进行________处理;地下水中往往含有钙、镁的碳酸盐,自来水厂需要对地下水进行__________处理。
(2)有限的土地,要提高粮食产量,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铵态氮肥中的“铵”的生产原料为________,该物质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有近视的同学学习离不开眼镜,眼镜片有玻璃和合成树脂的。其中易碎的镜片材料是__________,镜片有灰尘不能用酒精擦拭的是__________。
(4)厨房中离不开食盐,该物质主要来自于海水,写出一种用海水制备食盐的方法____________,工业上可用食盐制备纯碱,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出现的“不粘锅”、不粘油的吸油烟机等等新型厨具,其秘密就是表面有一种叫做“特富隆”的涂层,实际上就是号称“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写出由四氟乙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聚四氟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2)NaHCO3是制作糕点的常用疏松剂。NaHCO3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低碳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控制C02排放需要从人人做起,请你提出一种“低碳生活”的举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原创)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治理酸雨污染,政府应取缔硫酸厂、火电厂、水泥厂等 |
B.我国是稀土储量大国,可以大量开采稀土矿卖给全世界,赚取外汇 |
C.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
D.由铝土矿(主要含Al2O3,还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冶炼金属铝的过程中,只涉及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回收废弃饮料包装材料,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 |
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
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
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与发展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纳米TiO2光触媒技术,将装修材料中释放的HCHO转化为无害物质 |
B.CO2的水溶液呈酸性,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C.开发新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 |
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将煤气化、液化等方法处理,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
B.CO2、CxHy、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
C.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其中氢气是最为环保的原料 |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地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 B.防止电池造成污染 |
C.废电池经过处理后还可以重新使用 | D.回收其中的非金属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